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医院2025年上半年感控工作会议暨感控能力提升培训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57

发布时间:2025-08-07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院2025年上半年感控工作会议,并同期举办感控能力提升培训,意义重大,恰逢其时。首先,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奋战在感控工作一线的全体同仁,特别是默默奉献的院感科和各临床科室感控小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病人安全,从我开始,关爱生命,从心开始”,这个主题提得非常好,精准地抓住了医疗工作的核心本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从来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题,而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的必答题;它不是可以通融的软指标,而是必须坚守的硬底线。感控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医院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见叶知秋”的敏锐,将感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下面,我结合我院上半年的工作实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讲三点意见。

一、感控工作基础得到新夯实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和持续存在的感染风险,全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感染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和积极进展。

首先,我们的感控体系运转更加高效。院感管理委员会和院感科切实履行了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能。院感科的XX同志和XX同志等专职人员,带领全院感控网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上半年,我们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全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第一季度,共采集各类标本452份,合格率达到93.8%;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采集标本增至602份,总体合格率维持在92.69%的较高水平。这些数据背后,是大家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物品、内镜等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关,为我们评估和改进感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患者营造了更加安全的就医环境。

其次,我们的感控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才是感控工作的根本。我们深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感控队伍,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地。因此,我们始终把能力提升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今天,我们有超过100名来自各病区、各科室的感控医师、感控护士和不同岗位的医护同仁参加培训,这本身就是我们重视感控、全员参与的生动体现。培训结束后,我们还创新性地采用了线上问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从初步统计的结果看,本次培训考核的通过率预计将超过98%,平均分达到了92分以上,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培训是富有成效的,大家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认真的。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全员的感控意识和实操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再次,我们的感控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到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到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从推行“六心”优质服务,到强化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感控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这种文化的形成,比任何单纯的硬件投入都更加宝贵,它是我院感控工作行稳致远的坚实根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永远在路上,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和自满。

二、感控工作风险依然严峻复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放大镜”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用“显微镜”剖析潜在的风险。当前,我院的感控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第一,思想认识的“警报器”还没有拧到最响。纵观全国,一些医疗机构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背后往往都指向同一个根源:管理层的麻痹大意和执行层的意识淡薄。有的管理者认为感控是业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有的医护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图方便、省步骤,标准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的“一把手”负责制是否真正压实到了每个科室主任、护士长?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是否都将“院感即红线”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半年环境卫生学监测中那7%左右的不合格率,看似比例不高,但每一个不合格的样本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感染源,都可能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这些不合格点究竟出在哪里?是ICU的呼吸机管路,还是手术室的器械?是护士站的台面,还是保洁员的拖布?我们必须一追到底,彻底整改。

第二,重点领域的“防火墙”还没有筑到最牢。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是当前全球医疗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我们院感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院2024年的数据统计,全年检出的多重耐药菌占总检出菌的比例为5.28%。这个数字背后,是62株极难对付的“超级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了近一半,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等依然是主要威胁。这些细菌的耐药性仍在攀升,治疗手段有限,一旦在院内形成传播,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一些临床科室,是否还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经验性用药“广覆盖”的现象?我们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做到了绝对严格?我们有没有建立起一套快速响应、多部门联动的MDRO暴发预警和处置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第三,关键环节的“安全阀”还没有拧到最紧。手术部位感染(S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重点指标,是衡量我们感控水平的“试金石”。今年第二季度,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虽然总体平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出现我们所期望的显著下降。我们必须追问,是术前皮肤准备环节出了纰漏,还是手术室的空气净化不达标?是手术器械的终末消毒不彻底,还是术后换药的操作不规范?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防控链条的断裂。同样,在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上,我们是否严格遵守了操作规程?留置时间的必要性是否每日评估?穿刺点的护理是否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在感控工作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全员参与的“责任链”还没有扣到最实。医院感染防控绝不仅仅是院感科和医护人员的事情,它是一个涉及临床、医技、后勤、保卫等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系统工程。病区的陪护管理是否严格?探视人员是否随意流动?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是否做到了分类精准、转运及时?环境的清洁消毒是否覆盖了所有卫生死角?这些工作看似平凡,却直接关系到感控的最终成效。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盘棋”思想,将感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防控网络。

三、开创感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加强和改进我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五点明确要求:

第一,必须以“最高站位”压实责任。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抓感控就是抓质量,保安全就是保发展。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四项机制”,即专业团队年度评估机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每月抽查检查机制、医疗机构一把手负责制和每月研究机制、以及严肃的追责问责机制。各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将感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院感管理委员会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特别是针对多重耐药菌等重点问题,要组织感染、临床、药学、微生物等多学科专家团队(MDT)进行会诊和研判,形成防控合力。

第二,必须以“最严标准”执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全院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WS/T312、WS/T591等行业标准。标准预防、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基本原则必须成为每个人的行为自觉。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手卫生依从性必须达到100%,没有任何借口。院感科和医务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现场指正、限期整改、挂账销号,对屡教不改的科室和个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第三,必须以“最精策略”聚焦重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防控。一要紧盯重点部门。ICU、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手术室、内镜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高风险科室,必须执行比普通病房更严格的防控标准,加大监测频率,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二要紧盯重点环节。要持续深化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重点项目的目标性监测,不仅要统计数据,更要深入分析每一例感染病例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原因,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下半年将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控制在1.0%以下。三要紧盯重点人群。对于免疫功能低下、高龄、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实施更加精细化的保护性措施。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要坚决落实单间隔离,强化接触隔离措施,防止交叉传播。

第四,必须以“最新理念”培育文化。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培育具有我院特色的感控安全文化。要将感控知识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在职员工年度考核的“必修课”,而且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技能竞赛等鲜活形式,让大家在实践中学、在互动中记。要大力弘扬“慎独”精神,培养每一位员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的职业素养。要建立感染风险的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员工上报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对主动报告者予以奖励,营造“人人关心感控、人人参与感控”的良好氛围。

第五,必须以“最强技术”赋能管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感控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系统的升级和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重点环节的全流程追溯管理和实时数据监控。比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对无菌物品供应的全程追溯,对重点部门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控。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感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识别高危人群和高风险因素,实现从“被动监测”向“主动预警”的转变,让我们的感控工作更有预见性、更加高效。

同志们!关爱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感控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医院感染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能力和担当。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和培训为新的起点,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将各项感控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众志成城,携手并进,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为推动我院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