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银行纪检机构2025年度“三化”建设工作自评报告

浏览量:77

发布时间:2025-08-05

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依据总行党委关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部署,我行纪检机构于本年度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了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为核心的“三化”建设年行动。本次自评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和评估“三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聚焦“查信办案‘质效’提升”、“队伍建设强筋壮骨”、“全员全岗练兵提能”以及“行动计划评估改进”四大核心任务,客观总结经验,深刻剖析不足,为下一阶段工作明确方向、夯实基础。

一、查信办案“质效”提升行动:以精准监督保障发展大局

查信办案是纪检机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的中心环节,“质”与“效”是衡量其工作成败的关键标尺。本年度,我们坚持将提升查信办案质效作为“三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流程再造、标准重塑与科技赋能,推动执纪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聚焦办案效率,构建敏捷响应机制。我们深刻认识到,效率是监督的生命线。为有效破解线索积压、办案周期长等难题,我们对标国内先进司法与监管实践,建立了一套以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效率评价体系。首先,在信访举报处理方面,我们严格参照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于信访工作的指导原则,制定了《*银行信访举报处理工作规程》。规程明确,对于受理的信访举报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必须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审批可延长最多30日,并需书面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同时,自收到完备举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必须向信访人出具受理告知书。得益于此,截至2025年7月底,我行信访举报件的平均办结周期已由上年度的38天压缩至22.8天,周期缩短率达40%,接近全国环保举报的平均办结水平,且远优于部分金融同业14.27天的投诉处理平均时长。其次,在案件查办方面,我们借鉴法院系统压缩审理周期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案件办理繁简分流与全流程时限管控。对于事实清晰、案情简单的案件,适用快速核查程序;对于复杂疑难案件,则组建专案组集中攻坚。2025年以来,我行纪检机构查办的各类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82天,较上年度的112天缩短了26.8%,初步实现了“快查快结、及时反馈”的工作目标。

(二)聚焦案件质量,筑牢执纪执法根基。质量是案件的生命。我们坚持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在确保“零容忍”力度的同时,将法治思维和证据意识贯穿于执纪审查全过程,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引入并改造了检察机关的“案-件比”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了内部的“线索-成案-处分比”分析模型,以此评估线索核查的精准度和案件办理的质量。通过该模型,我们能够有效识别线索处置中的薄弱环节,倒逼核查人员提升初核工作的精准性。本年度,我行有效线索成案率同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程序性瑕疵率同比下降了60%。我们还特别强化了对关键岗位人员、信贷审批、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通过深化风腐同查同治,不仅严肃查处了多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更深入剖析了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向相关业务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推动建立和完善了30余项内控制度,真正做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尽管质效提升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金融反腐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对金融创新与业务线上化带来的新型、隐性腐败问题,我们的调查取证手段和专业分析能力仍有待提升;二是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定性量纪的精准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纪法规和国家法律的理解与适用;三是“查”与“治”的衔接还不够顺畅,部分纪检监察建议的整改跟踪问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闭环。

二、队伍建设强筋壮骨行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

纪检监察工作是“得罪人”的工作,必须由最忠诚、最干净、最担当的干部来做。我们启动“强筋壮骨”行动,旨在通过优化结构、提升素能,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队伍。

(一)优化队伍结构,注入专业活水。专业能力是纪检干部履职的基石。我们对标中央企业关于法务与风控团队的建设要求,将优化队伍的专业结构作为首要任务。我们设定了明确的优化目标:到2025年底,纪检队伍中具有法律、金融、审计、财会、信息技术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要达到70%以上;其中,持有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干部比例力争达到40%。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方面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定向引进了一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了内部人才选拔机制,将业务条线的风险、合规、内审骨干纳入纪检后备人才库。截至目前,我行专职纪检干部队伍中,具有上述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已从行动前的52%提升至68%,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干部比例达到36%,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得到显著优化,为应对复杂的金融领域案件挑战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锤炼政治品格,筑牢忠诚之魂。纪检队伍是党的“纪律部队”,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我们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结合主题教育,我们组织全体纪检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通过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引导干部在各种考验面前站稳政治立场,永葆铁军本色。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吸引和保留难度较大,金融科技、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的专业人才尤为稀缺;二是干部的轮岗交流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干部长期固守一个岗位,知识面和视野有待拓宽;三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化,缺乏长远的成长路径规划。

三、全员全岗练兵提能行动:在实战中淬炼斗争本领

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必须通过持续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才能练就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我们坚持学习与实战“两条腿”走路,开展了覆盖全员、贯穿全岗的练兵提能行动。

(一)系统化理论培训,夯实纪法根基。我们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2025年5月,我行纪委在*市成功举办了为期4天的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采取全封闭模式,总、分行共57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参加。培训内容既包括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解读,也涵盖了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定性处理、办案安全风险把控、线索处置流程等实务课程。培训形式多样,融合了专家授课、分组讨论、闭卷考试、团队拓展以及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确保了培训的深度和效果。年度闭卷考试的平均分达到92分,优秀率较上年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纪法知识水平得到系统性巩固。

(二)常态化实战演练,提升履职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杜绝“纸上谈兵”,我们将实战演练作为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的核心抓手。我们借鉴先进单位的“沉浸式”演练模式,定期组织覆盖“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处置执行”六大核心环节的全流程模拟演练。演练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扮演“被调查人”,参训干部则分组扮演办案人员,真实模拟谈话突破、证据固定等复杂场景。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覆盖率目标,要求年度内专职纪检干部实战演练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兼职纪检干部参与率不低于90%。通过高强度、高拟真度的实战对抗,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素质和纪法运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年度纪检监察业务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全系统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