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妇联系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学习研讨会发言材料

浏览量:115

发布时间:2025-07-3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旗妇联组织我们召开这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学习研讨会,我觉得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刚才聆听了各位领导的深刻阐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我深受触动和启发。作为一名在妇联战线工作的普通干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结合自身岗位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感悟,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围绕会议主题,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视角,谈谈我的“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是,正确的政绩观,根子要正,就是要将“群众的口碑”作为我们工作的“心中丰碑”。过去,我们一谈到“政绩”,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完成了多少项指标,报送了多少份材料,组织了多少场活动。这些固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如果把这些当成终极目标,就容易陷入“唯数据论”“唯材料论”的误区。我们旗里组织学习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特别是像*案件中当事人那样,起初或许也想干事,但由于政绩观发生了偏差,把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这些教训是惨痛的,它时刻警醒我们,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是必须始终想清楚、弄明白的根本问题。对我而言,正确的政绩观其实很朴素。它不是会议记录本上写得有多厚,也不是宣传报道里上镜了多少次。它是我们走进社区、深入牧区时,妇女姐妹们愿不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她们遇到难处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找妇联;是我们在帮助她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后,从她们脸上看到的笑容和眼中闪烁的泪光。这些瞬间,才是对我们工作最有分量的肯定,是我们心里最踏实的“政绩”。就像我们旗里一些创新做法,推行“*秒办”工作机制,就是要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这种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首位的态度,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政绩。

第二点感受是,形式主义的“紧箍咒”松一寸,我们服务基层的脚步就能进一尺。坦白说,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被形式主义所困扰。曾经有一段时间,“指尖上的负担”尤为突出,手机里各种工作群消息不断,不仅要时刻关注,还要及时“接龙”回应。有时为了迎接一次检查,需要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堆积如山的台账资料,反复打磨汇报内容,甚至还要布置会场、安排路线。我记得之前有个新闻报道,提到有基层单位在进行安全检查时,一天之内要求企业对过去一整年的安全生产、消防、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地毯式”的自查和汇报。这种做法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实则耗费了基层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必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状况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让我们这些本应“身入”基层的干部,却常常“心不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这些无谓的事务中,真正用于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反而被严重挤占了。我常常在想,如果把准备一份材料的时间,用在陪一位遭遇家暴的妇女去申请法律援助上;如果把开一个冗长会议的时间,用在为一位“两癌”患病母亲申请救助金上,我们的工作会更有温度,也更有价值。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会议文件在精简,督查考核在优化。我看到有材料说,有的地方通过改革,考核指标总量精简了40%以上;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从“找基层要报表”到“在平台取数据”的转变。这些变化让我们基层干部拍手称快。这不仅是为我们“松绑”,更是为我们“赋能”,让我们能从文山会海和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上。

第三点感受是,为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为妇女群众的幸福“增能”。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减负减下来的时间、精力,应该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服务妇女群众的第一线。这才是我们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落脚点。在我们*旗,妇联工作有很多鲜活的实践。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方面,我们旗的*绣毯厂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为许多农牧区妇女和城镇待业妇女提供希望的平台。通过免费的技能培训,许多姐妹掌握了一技之长,从围着锅台转,变成了能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精美地毯、创造价值的产业工人。我了解到,这个项目曾经一年就能实现稳定就业50余人,灵活就业超过百人。每当看到她们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通过我们的帮助销往更远的地方,我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一份漂亮的总结报告都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也更具体。基层妇女面临的困境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疾病陷入贫困,有的是因为家庭变故感到无助,还有的是因为自身残疾,在寻求帮助时面临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我曾听说过一个事例,一位普通市民仅仅因为丢失了营业执照、不熟悉线上操作,办理一个简单的注销手续就屡屡碰壁。这让我深刻反思,我们在为残疾妇女、困难妇女提供服务时,流程是否足够简化?我们的态度是否足够耐心?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很多时候,我们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帮一把,对她们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帮助。像“草原*”手拉手志愿帮扶这样的行动,正是将这种关怀落到了实处。

总而言之,我认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它要求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民,手中有招。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的“政绩观”就是:妇女姐妹的笑脸,就是我工作的成绩单;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是我奋斗的价值所在。我将以此次学习研讨为新的起点,不断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把为基层减负释放出来的效能,转化为服务妇女儿童的更大动能,努力做一名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妇联干部。

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