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力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90

发布时间:2025-07-29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县委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切实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质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工作的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工作的协同性。这“五个统筹”,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城市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深刻领会城市发展的新定位。城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承载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定位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使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县在城市建设中,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精准把握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深刻变化,对我们的城市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县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新形势,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树立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发挥**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城市治理的投入,提高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确保城市运行更加有序、安全、高效。

(三)全面贯彻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这一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历史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要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形象,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富有活力。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实际,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城市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体系的优化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城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县城建设。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加大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县城功能配套,提升县城品质形象。要加强县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服务能力。要优化县城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县城的经济实力,吸引更多人口向县城集聚。二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立足**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如依托**县的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以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小镇;依托**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以文化旅游、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小镇。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

(二)建设创新城市,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城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我们要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要加大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二是培育创新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要落实好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补贴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加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培育,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三是优化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影响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通过优化创新生态,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向**集聚,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