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县2025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协调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115

发布时间:2025-07-2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协调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集中观看了文明创建工作视频,相关单位和乡镇作了很好的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务实,我都同意他们的观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直面问题,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县人民多年的共同期盼。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

(一)我们欣喜地看到,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县上下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清脏、治乱、增绿、提质”为目标,全面打响了“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攻坚战。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累计整治人居环境点位超过15000处,清理拆除各类残垣断壁超20万平方米,影响村容村貌的“顽疾”得到有效根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覆盖99%以上的行政村,县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7%,农村生活污水管控率也达到了75%以上,建成了一批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设施,城乡环境的“面子”和“里子”同步提升。

(二)我们欣喜地看到,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持续提升。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实践活动,通过院坝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将文明理念送入千家万户。创新实施“卫生积分制”“最美庭院评选”等激励机制,累计动员超过4.2万人次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正在加速形成。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新成效,各地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滥办酒席、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得到有力遏制。

(三)我们欣喜地看到,创建工作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工作指挥部,下设文创工作专班,实行“五抓五促”工作法,即抓统筹促调度、抓宣传促素养、抓网格促常态、抓督查促整改、抓监管促成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闻令而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广大干部职工、志愿者、市民群众热情响应,一幅全域创建、全民参与的生动画卷正在党的二十大地徐徐展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标准,对标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刚才播放的专题片,就非常直观地暴露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还存在卫生死角;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城市病”屡禁不止;农贸市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地方对“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速度不理想,尤其是在农村户厕改造上,年度任务已过半,但完成率仍有较大差距;少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文明养宠等现象还未完全杜绝;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九龙治水”但合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根子在于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拿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以及“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使命感,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坚决打赢这场创建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掀起创建工作的新高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扭住“硬基础”,在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上实现新突破。环境是城市文明的底色,是创建工作的“硬支撑”。必须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中之重,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核心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要持续深化“两清”工作。“两清”,即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工作。要坚持分类施策、集中攻坚,对村庄内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生产工具、建筑材料、柴草杂物等乱堆乱放进行彻底清理。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残垣断壁、废弃圈舍、危旧房屋,依法依规、安全有序地进行拆除,做到应拆尽拆、不留死角。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二要加快推进“两改”工作。“两改”,即改厕、改圈,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的民生工程。根据我县“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2025年的年度目标是完成900户农村户厕新建改造。但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的完成率仅为20%。时间已经过半,任务依然艰巨。分管县领导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统筹调度,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引导群众摒弃旧观念,主动参与改厕、改圈。要严把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关,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好一个,坚决杜绝“数字改厕”“面子工程”。三要全面提升“两治理”水平。“两治理”,即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力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要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现有104座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效能,确保污水管控率稳步提升。要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环保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确保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二)抓住“牛鼻子”,在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展现新作为。城市管理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根据前期部署,我们要重点打好六个专项整治攻坚战。一是坚决打好城市运行管理问题整治攻坚战。县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门要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的路面状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修复破损路面,确保道路平整。要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便利和安全。要加强对公共厕所、垃圾桶、休闲座椅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功能完好、干净整洁。二是坚决打好交通秩序问题整治攻坚战。县公安交管部门要重拳出击,严厉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闯红灯、不礼让行人,以及非机动车逆行、行人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在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服务。要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问题。三是坚决打好市容市貌问题整治攻坚战。县城管部门要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做到还路于民。要加快推进城市“蜘蛛网”治理,对各类空中飞线进行规范捆扎或入地改造,净化城市天际线。要加强对临街建筑外立面、城市雕塑、宣传栏等的管理,确保整洁美观。四是坚决打好城市“牛皮癣”问题整治攻坚战。要疏堵结合,在社区、背街小巷等区域合理设置便民信息发布栏。同时,要加大巡查和清理力度,对乱贴乱画、散发小广告等行为,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处罚一处,形成有效震慑。五是坚决打好农贸市场问题整治攻坚战。县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要联合行动,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整治市场内外的环境卫生,规范经营秩序。要合理规划摊位,做到划行归市、摆放整齐。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六是坚决打好不文明养宠问题整治攻坚战。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倡导市民文明养犬、依法养犬,及时清理宠物粪便,遛狗必须牵绳。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对无主犬、流浪犬进行收容,对违规养犬行为依法进行处置,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