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1
发布时间:2025-07-28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紧急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就是针对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汛情,对全县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通报了最新雨情、水情和风险研判情况,情况不容乐观。自昨天夜间开始,新一轮强降雨已经来临,特别是今天白天,我县东南部乡镇出现强降雨过程,部分乡镇降水量已超过50毫米,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降雨仍将持续,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极端天气。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这场硬仗,我们没有任何退路,也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最新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打好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防汛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当前,个别同志可能还存在一些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认为,**年防汛,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不必大惊小怪;有的认为,前段时间我县降水偏少,这场雨正好可以缓解旱情,是“及时雨”;还有的认为,我们的工程设施比较完备,足以应对一般性降雨。这些思想都极其危险,是防汛工作的大敌,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年的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复杂。
(一)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增大。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我们去年的历史同期降水量就极不寻常,2024年7月21日至8月20日,全县降水量就突破了历史极值。今年的情况同样不能掉以轻心,预报的中雨背后,可能隐藏着局地的短时强降雨和突发性暴雨,其破坏力往往超出常规想象。我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局部暴雨多发是突出特征我们必须对这种极端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保持最高等级的警惕。
(二)风险隐患的现实性存在。我们必须正视,经过多年的排查整治,我县的防汛基础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我们的水库,如庙宫水库、钓鱼台水库等,在持续强降雨下,水位会快速上涨,安全运行压力巨大;我们的尾矿库,特别是部分仍在建或即将闭库的一旦失稳,后果不堪设想;我县作为山区县,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省厅已经多次发布预警,提示我县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高风险;我们的河道,在超标准洪水面前,行洪能力也面临考验。这些都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容不得半点疏忽。
(三)防汛工作的艰巨性凸显。“防范胜于救灾”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理念。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物资储备、人员转移、应急抢险、恢复重建等方方面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进入战时状态,把思想的弦绷到最紧,把工作的发条拧到最实,坚决摒弃“看天吃饭”的侥幸心理和“雨还不大”的麻痹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二、突出防御重点,精准有效施策,全面筑牢安全度汛的坚固防线
防汛工作,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各级各部门要聚焦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采取超常规举措,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各项防御措施精准落地、万无一失。
(一)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要立即组织力量,以“拉网式”、“地毯式”的方式,对全县所有风险点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再整治,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一要突出抓好水库和尾矿库安全。水务、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牵头,对全县所有水库、水电站、尾矿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测。要重点检查坝体、溢洪道、排洪设施等关键部位,密切监测库水位、浸润线和位移变化。对于承德市应急管理局反复强调的尾矿库安全问题,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和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那些已经或计划闭库的尾矿库,绝不能一关了之,要纳入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防止其成为新的风险源。二要突出抓好地质灾害点防御。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明确的隐患点,是此次防御的重中之重。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研判,加密监测频次,及时发布预警。各乡镇要对辖区内的地灾点、山洪灾害易发区、高陡边坡、临水临崖村庄等进行重点盯防,安排专人值守,一旦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三要突出抓好河道塘坝和城乡内涝防治。水务部门要加强对主要河道的巡查,及时清理阻水障碍物,确保行洪畅通。住建部门要对县城及各乡镇的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提前在易涝点位预置好移动泵车等抢险设备,严防发生严重城市内涝。同时,要督促各类景区景点、在建工地、工矿企业等,严格落实防汛措施,必要时果断采取停工、停业、关闭等措施,严防安全生产事故。
(二)果断组织人员转移,坚决守住生命安全底线。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防汛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人员转移问题上,我们必须态度坚决、行动果断,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严格落实《*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一要精准锁定转移对象。各乡镇、各村要对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台账进行再核实、再细化,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必须做到“一人一策”,逐一明确包保责任人确保关键时刻有人管、有人帮、有人扶。二要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我县已经建立了“县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的包保责任体系。现在,这个体系要全面激活、高效运转。每一位网格员都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区在哪里、有多少人、危险点在哪里、往哪里转移、联系谁。要确保预警信息和转移指令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户、到人。三要提前备好安置场所。要对所有避险转移安置点进行检查,确保食品、饮水、住宿、医疗等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到位,让转移群众能够进得来、住得下、心能安。转移命令一旦发出,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全力保障转移通道畅通和转移过程安全有序。
(三)强化应急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未雨绸缪,方能临危不乱。一要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县防指要对全县防汛物资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我们目前已经储备了铅丝135.5吨、编织袋15.5万余条、石方6.1万立方米,这些物资要确保账物相符,并合理布局,随时可以调用。各乡镇和重点工程单位也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备足备齐抢险物资。二要确保抢险队伍在位。各类专业抢险队伍、民兵应急分队以及基层群众性抢险队伍,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保持24小时备勤。要对抢险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油料充足、性能完好,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出动、有效处置。三要确保应急预案管用。预案不能只是挂在墙上、锁在柜里。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此次强降雨的特点,对现有预案进行再审视、再完善。特别是要组织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像我们之前组织的防汛应急演练一样,通过演练来检验预案的科学性、检验队伍的协同能力、检验群众的避险能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