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8
发布时间:2025-07-15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熠熠生辉。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独立的不朽丰碑;展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自当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并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身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我们这一代青年必须深刻理解历史赋予的责任,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荣光。下面,我将结合党史国史特别是抗战精神与国资国企实际,谈几点思考与要求。
一、勿忘苦难辉煌,从抗战烽火中汲取青春奋斗的精神力量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巨大牺牲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百年屈辱。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青年始终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力量。他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为后世青年树立了永恒的榜样,其精神内核穿越时空,对今日青年仍有深刻启示。
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青年以铮铮铁骨彰显爱国赤诚。面对日寇铁蹄践踏,青年们高擎爱国主义旗帜,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我们看到北平数千名青年学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以“一二·九”运动的响亮呐喊,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时代最强音,彻底唤醒了沉睡的国魂,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其“准备了抗战的思想与干部”。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成立青年突击队、垦荒队,开赴敌后战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一把锄头一杆枪,又打仗来又生产”,创造了战略物质保障的人间奇迹,这正是早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国企精神的生动雏形。无数像“抗战时期民生公司青年船员冒死抢运战略物资”的故事更是证明,青年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作为,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脊梁。他们的行动昭示我们:国家危难之际,青年必须挺身而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革命建设发展征程,青年以聪明才智推动民族进步。抗战精神不仅是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得到充分弘扬。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突击队、垦荒队、扫盲队到“向科学进军”的嘹亮号角,青年成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生力军。“两弹一星”元勋们,如邓稼先同志26岁便投身戈壁荒漠,隐姓埋名数十载,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气概,突破国际封锁,实现了尖端科技领域的伟大跨越。河北塞罕坝林场的369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面对“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恶劣环境,在平均不到24岁的年纪,住窝棚、啃干粮、饮雪水,以青春和汗水在荒漠上播种下片片绿洲,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青年更是勇立潮头,涌现出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为代表的岗位建功典范。历史雄辩地证明:无论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还是科技攻坚的阵地,抑或是改革发展的前沿,青年在哪里冲锋、在哪里坚守、在哪里创新,历史的突破就在哪里孕育,时代的进步就在哪里书写。
二、认清时代坐标,准确把握新时代国资青年的机遇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赋予了青年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青年也面临着思想困惑与现实挑战。
新时代赋予新机遇,国资青年在广阔舞台展现硬核担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青年施展才华搭建了巨大平台。特别是国资国企战线,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成为青年建功立业的热土。在这一伟大时代背景下,广大国资青年积极投身强国伟业,书写了动人的青春篇章:在科技自立自强最前沿,中国商飞的青年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32岁,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托举起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梦想;中国钢研集团的青年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一举打破了国外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在重大项目攻坚第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建筑等央企的青年突击队员,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以“三天设计出火神山医院图纸”的惊人速度,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建设奇迹,充分证明了“中国青年关键时刻顶得住”。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中粮集团的90后驻村书记们,深入田间地头,把青春扎进泥土,带领村民发展电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助农增收超过300%,让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闪光。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国资青年刚健自信、胸怀天下、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他们以奋斗为本色,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之中。新阶段面临新挑战,复杂环境中需警惕偏差坚定信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消极社会思潮和现实压力也给部分青年带来思想困惑。例如,沉迷于虚拟“饭圈文化”的非理性行为,“佛系”、“躺平”的消极避世心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面对激烈竞争、职场压力、高生活成本(如高房价、子女教育、养老负担)等现实困境时的焦虑与迷茫。究其根源,既有经济转型期就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内卷”压力,也有部分领域工作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如“996”引发的过劳隐忧),更有社会快速变迁导致的部分年轻人价值认同的摇摆。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在充分肯定青年主流积极奋进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为其健康成长、勇毅前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保障,营造更公平、更安全、更温暖的发展环境。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