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财政局长在全局干部职工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1

发布时间:2025-05-2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局干部职工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刻汲取近年来财政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教训,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财政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从宏观经济形势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任务艰巨。从财政改革要求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上线,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改革协同发力,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从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连续通报多起财政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暴露出我们在制度执行、监督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全体财政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财政资金安全是财政工作的生命线,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和红线。

(一)要深刻认识财政资金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分钱都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托,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去年,我市某区财政局国库科原科长王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挪用财政专项资金3800万元用于个人营利活动,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这起案件教训极其深刻,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财政资金安全不是一般的业务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两个维护坚决不坚决的重要标尺。

(二)要清醒看到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我们先后堵塞制度漏洞23项,完善内控流程17个,但问题隐患依然不容乐观。2024年,我们在全市财政系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通过季度自查+年度抽查+专项督查三级联防机制,发现预算编制不规范、资金拨付延迟等风险隐患37项。特别是某些预算单位仍存在重分配、轻管理思想,部分县区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形同虚设,个别干部法纪意识淡薄,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三)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对财政资金安全提出的新要求。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运行,财政资金管理已经实现从人工管控向数字监管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依托系统建成覆盖468个预算单位、监管128亿元资金的智能风控系统,设置15类预警规则,2024年成功阻断可疑交易23笔,涉及资金4800余万元。但也要看到,数字化监管手段只是工具,关键要靠制度约束和人员素质提升。面对数字财政建设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制度+科技双轮驱动,既要织密智能风控网络,更要筑牢思想防线,真正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以案为鉴,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的沉痛教训

近年来,全市财政系统先后查处了3起违纪违法案件,这些案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训十分深刻。我们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问题、剖析根源、汲取教训。

(一)要坚决破除看客心态,切实做到以案为镜。某县财政局原副局长李某,利用分管预算执行的职务便利,先后12次违规审批拨付工程款,收受贿赂120万元。他在忏悔书中写道:总认为吃一点、拿一点是人之常情,从收一条烟、一瓶酒开始,逐步滑向犯罪深渊。这警示我们,腐败问题没有特区和盲区,财政干部手握资金分配权,时刻面临被围猎的风险。全体干部必须摒弃看客心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二)要深刻反思制度执行中的中梗阻问题。某区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原主任张某,长期违规设置账外账,将土地出让收入等非税收入私存私放,累计金额达2.1亿元。案件查处发现,该区虽然制定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印鉴分管制度、对账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等关键内控措施全部失效。这暴露出我们在制度执行上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必须坚决杜绝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形式主义,确保每项制度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