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2
发布时间:2025-05-2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教育系统党工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结上半年党建工作成效,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坚持政治统领,牢牢把握教育党建正确方向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五学联动"机制。市直属学校全面推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组建青年教师理论宣讲团,打造"营在青春"思政实践品牌。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程,开发"雷锋文化""母爱文化"等地方特色课程,建成市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12个,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实践活动2000余场,覆盖学生15万人次。
(二)以政治建设统领教育发展。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成全市中小学校章程修订和制度配套,建立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事清单,推行党组织书记与校长定期沟通制度,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在营口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学校试点"党建+集团化办学"模式,打破学段壁垒,构建小初高一体化培养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网络舆情24小时监测机制,开展"清朗·2025"专项行动,及时处置教育领域网络谣言17起,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决守牢校园意识形态阵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三)以党建引领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实施"党建+"融合工程。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建立"党支部包片、党员包班"机制,开发课后服务课程300余门。在产教融合领域,推动高职院校与20家龙头企业组建党建联盟,共建现代产业学院5个。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党员骨干教师组建攻关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特别是针对群众关切的教育公平问题,建立"阳光分班"系统,党员教师带头参与轮岗交流,优质师资覆盖率提升至85%。
二、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建强教育系统战斗堡垒
(一)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我们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强基创优"行动。制定《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6个维度建立量化指标,形成可操作、可评估的"六有"规范化党支部创建体系。实施"头雁培育"计划,举办党组织书记专题研修班12期,开展"书记擂台赛""党建微课堂"等活动,实现全员轮训目标。选派30名政治素质过硬、党建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担任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建立"周指导、月调研、季评估"工作机制,帮助民办学校规范组织生活120余次。在营口市高级中学试点建设"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创新实施"三培养四带动"工作法(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把党员教学骨干培养成管理干部;带动师德建设、带动教学改革、带动青年成长、带动服务群众),相关经验在全省教育系统推广。针对新兴教育业态,成立教育新媒体行业党委,通过"单独组建+联合共建"方式,将12家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指导开发"党建+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包23个。
(二)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矩阵。坚持"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构建"校校有品牌、层层有特色"的党建新格局。深化"乐学营口·家校共育"品牌建设,建立"党员教师+家长志愿者"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市现代服务学校党委创新"党建+非遗传承"模式,将辽南皮影戏、营口陈氏面塑等非遗项目融入思政教育,开发《非遗里的中国精神》校本课程,相关成果获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创新案例一等奖。市雁楠中学党支部开展"党员教师家访万里行",建立"三包三帮"机制(校领导包年级、党员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累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230件,转化后进生47名。建立党建创新项目孵化基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基层党组织申报课题35项,其中《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等6项成果获省级奖项。指导学校打造"红烛先锋岗""党员示范课"等特色载体,评选市级党建品牌示范校15所,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域一品牌"的生动局面。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