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卫健委党组书记在2025年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78

发布时间:2025-05-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坚定不移推进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清廉医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形势

(一)正视问题短板,增强忧患意识。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卫健系统腐败问题呈现“三多三高”特点:一是重点岗位风险多,药品器械采购、基建工程、招标投标等领域腐败案件占比达67%,某医院原院长单笔受贿就达800万元;二是新型腐败手法多,出现了“定制式”招标、“福利式”研讨、“回扣式”科研等隐形变异问题;三是基层微腐败多,乡镇卫生院套取医保资金、村医虚报诊疗记录等“蝇贪”现象屡禁不止。从信访举报看,涉及医疗作风问题的投诉量年均增长23%,过度医疗、收受红包、术中加价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从巡视巡察看,12家区属医院中有9家存在党委领导弱化、内控机制缺失、医德医风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这些数据警示我们,卫健系统绝不是“廉洁净土”,必须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

(二)剖析腐败根源,做到标本兼治。从主观因素看,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把医疗资源当作“私人领地”,将救死扶伤职责异化为利益交换筹码。某医院原副院长在忏悔书中写道:“每天面对药商的糖衣炮弹,从最初的红包推让到后来的主动索取,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从客观因素看,医疗行业专业壁垒高、监督盲区多,传统监管手段难以穿透“业务迷雾”。如某医院通过“科室内部分配”方式掩盖回扣,审计部门三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从制度漏洞看,药品耗材采购“双十制度”执行变形,高值耗材使用点评流于形式,重点岗位轮岗制度形同虚设,某医院药剂科主任在同一岗位任职长达12年。

(三)把握形势任务,扛起政治责任。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三个转变”新特征: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从“重点查处”向“系统治理”深化,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监督”转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医疗领域腐败作为专项治理重点,省纪委监委开展“清廉医院”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市纪委监委部署医疗医保联合专项整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卫健系统已进入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水区”,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整治行业积弊,切实扛起守护人民健康、维护医疗净土的政治责任。

二、坚持系统施治,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实施“三大工程”,筑牢清廉根基。一是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年度评估制度,将党建工作写入32家民营医院章程,开展“支部建在科室”专项行动,选优配强126个临床医技党支部书记。打造“医心向党”教育品牌,开展“白袍映丹心”主题实践,组织青年医生重温《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入党誓词“双誓词”活动。二是实施“制度筑堤”工程。建立医疗设备采购“三段五审”机制,将单台50万元以上设备纳入区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推行药品耗材“一品双规”制度,建立大型医院巡查、科室巡察、医生家访“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三是实施“数智防腐”工程。建设“智慧卫健”监管平台,嵌入廉政风险预警模型,对药品耗材异常使用、医生诊疗行为偏差等28项指标实时监测,已预警处置红色风险32条。

(二)开展“四项行动”,净化行业生态。一是开展“红包回扣”专项清剿行动。建立患者入院廉政告知、医生廉洁承诺、出院回访调查“三道防线”,在病房设置廉政二维码,实现“一床一码”实时评价。推行“无红包医院”创建动态管理,对查实收受红包的医生实施“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优和职称晋升资格。二是开展“过度医疗”靶向整治行动。建立“三合理”规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动态评估机制,将CT、MRI等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纳入考核,对连续三个月不达标的科室负责人进行约谈。三是开展“欺诈骗保”联查联处行动。联合医保、公安部门建立大数据筛查模型,对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虚假诊疗等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今年已追回医保基金230万元,行政处罚3家医疗机构。四是开展“医德医风”提质增效行动。建立“医者仁心”评价体系,将患者口碑、同事评价、行风评议纳入绩效考核,开展“最美医生”“清廉科室”评选,设立“委屈奖”鼓励医护人员拒绝红包。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