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公司关于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报告

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05-23

近年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将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监督资源、加大整治力度、提升治理效能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目标导向,在筑牢“三道防线”上精准发力。公司党委、纪委紧紧围绕目标导向,紧密结合基层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三道防线”,切实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企业的“神经末梢”,实现监督无死角、全覆盖,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成效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一)压实业务监督责任。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和关口作用,将监督工作深度融入日常管理之中,把反腐败防线向前推移。紧紧盯住重点领域的核心岗位以及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管业务就要管合规”的要求,强化依法合规管理,扎实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最大程度地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业务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业务工作在合规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二)压实职能监督责任。党的工作部门切实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工作,不仅强化对本部门的内部监督,还积极加强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集团公司党组及分公司党委重点工作安排能够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业务管理部门着力增强从政治角度看待业务问题的能力,突出抓好高风险领域的合规管理,深入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范围内业务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责。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等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保障企业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三)压实专职监督责任。突出巡察的政治监督定位,以全面“政治体检”精准发现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充分发挥政治巡察“显微镜”“探照灯”的重要作用。突出审计“经济体检”的职责定位,深入揭示业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隐患,牢牢守住资金安全“底线”,有力促进依法治企,扎实推进廉政建设。突出纪检专责监督作用,积极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对前两道防线的管理监督措施和效果进行再监督,实现“监督的再监督”。通过创新巡察方式方法、加强审计结果运用、严肃执纪问责等手段,不断提升专职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化“四项原则”上持续发力。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化“四项原则”,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有效提升监督全覆盖的有效性,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具有特色的监督体系。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切实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积极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员参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工作格局,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分公司治理效能。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组织领导体制、强化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等措施,确保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二)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原则。紧紧聚焦“国之大者”和“企之要情”,牢牢盯住保障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关键领域和核心业务,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贯通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围绕企业重大战略部署、重点项目建设、重要改革任务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原则。大力推进监督工作与责任体系、制度规范、流程管理、考核机制有机结合,突出依法合规,前移反腐败防线,强化业务运行前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预警和预防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风险。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监测、完善风险应对处置机制等措施,切实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