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27
发布时间:2025-05-15
当前,新区上下正处于学习贯彻市党代会和“两会”精神,冲刺“全年胜”的紧要关头,我们龙书记百忙中,召集我们年轻干部座谈交流,为我们年轻干部成长指引方向,体现了龙书记对我们年轻干部的关心和厚爱,也体现了新区党工委对我们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视与期待。借此机会,我也向龙书记、各位领导汇报下我的工作体会:
一是沉下心方能沉淀。感谢组织的培养与厚爱,一年前,我从新区机关来到街道工作,对基层工作既充满憧憬与期待,又满怀忐忑与不安。回想自己在新区机关,尽管在党政办、事业局等多个岗位历练过,从写小信息到写大材料,从综合协调到应急处事,通过摸爬滚打,日积月累,也日渐得心应手。但基层工作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也时刻激励和鞭策着我前进。为此,我沉下心来,虚心求学、从头学起。过去一年,我走村居、进小区,访企业、进项目,到工地调研,认真思考,用心观察,不断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应急处突、群众工作能力,消除知识盲点,补齐能力短板,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岗位转变。这一年,我在街道分管着党建、群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民政事务、社区创建等工作,挂点包干岔路口、红声两个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社区。这一年的街道工作,让我明白:年轻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沉下心学习,才能让自己遇到难题时不出现“知识恐慌”,应对群众质问时不会“哑口无言”,面对僵局时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沉下心学习、沉下心工作是事业的开始,也是人成长的开始。
二是有磨练方能成长。市委王少玄书记在党代会上教导我们: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干事担事,是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龙书记告诫我们抓项目要“知行合一”,做工作要“五不”,不怕、不推、不躲、不拖、不怨。我认真领悟、切实践行,将担当实干作为人生的追求。我积极响应新区“双线作战、双线考核”号召,从2018年克服所在工作组中途组长空缺、组员不齐的困境,以“门外汉”身份带组率先攻克凤凰洲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拆迁干起;先后带组啃下岔路口西村、余家河、焦岗岭等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收硬骨头,且均在项目征拆中作出示范、立起标杆。尤其是今年,在焦岗岭周边地块改造中,既带组下沉一线征收,还兼顾项目综合协调;既认领农房征收任务,又临时扛起企业搬迁任务,好在有领导加压、有手气加成、有组员加力,得以率先完成农房征收协议签订,并在20天内顺利签下企业搬迁协议、7天内完成生产用房拆除。但由于企业物资多、转移需要时间、且出于安全考虑,生活用房一时还难以彻底拆除。近期,我们也将持续跟进,督促尽快拆除到位。正是通过实践锻炼,让我明白:作为年轻干部,要经风雨才见彩虹。只有不怕事、敢扛事,才能干成事、长本事。
三是能坚持方能出彩。书记曾经生动地为我们诠释过:“蒸蒸日上”一词。告诫我们:没有量的变化,就没有质的变化。做人做事也是如此,用心打磨、坚持付出,能把事情办成,还能把事情办好,办得不留遗憾,这样也会越做越有味道,才会有成就感。还记得去年春节前,全国上下谈疫情色变,为应对新区防疫工作,我从年三十起,只身1人返岗,以办公室为家,连续76个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确保抗疫要求第一时间贯彻,措施第一时间落实,任务第一时间完成。特别是针对疫情敏感期,滨江华府小区租客张某隐瞒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史,连续多日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思想焦虑,心理紧张,不敢就医。我主动联系当事人,精准掌握其接触史、旅居史,联系医护人员上门测温、专车接送隔离。并且1周隔离期内,我每天坚持电话与当事人沟通,细心开导,悉心关怀,缓解当事人紧张心理和厌烦情绪,劝导其积极配合隔离,做好体温检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赢得市、新区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同,也有幸被推荐为江西省抗疫先进个人。如今在街道工作近1年,有时面临着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会救助、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每一项都没有捷径可走、每一项都非常紧迫。但是,我想:凡事只要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标准,绵绵发力,就能见到成效,也让每件事情都能成为精品,每项工作经得起评判。
我还记得《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说过“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回想过往,我从一名人民教师,转隶为机关干部,再转岗到基层工作,我非常感激组织的信任,感恩领导的关怀,感念同事的帮助。我也将倍加珍惜组织给予的平台,守住初心,沉淀内心,干好本职,知敬畏明规矩,经得起考验,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同时,在新区工作近9年,对新区建设与发展有点不成熟的建议:当前,我们新区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但大拆迁模式即将过去。而许多村庄也因城市建设需要,实施整村搬迁,村民安置分散,如宋家、新丰、吉丰等,这彻底打乱了原有的村治理模式。虽然我们街道去年在村改居方面进行过探索,但总体感觉还不够成熟,村改居的模式可复制性不强。建议能从新区层面组织专题调研,在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同时,统筹谋划或推进村改居或撤村设居工作,并加大社区工作者培养力度,充实更多新力量、新理念到城乡社区,加速建成美丽新区、活力新区、幸福新区。(转载来源:微庐陵,2021年10月,作者:肖厚祥 禾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