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人社局2025年上半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量:387

发布时间:2025-05-14

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促创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强化政策落实,创新服务举措,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上半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向好。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同时,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新增市场主体*户,带动就业*人,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策落实稳就业,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区人社局始终将政策落实作为稳就业的关键抓手,全力确保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精准落地。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线上利用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政策解读文章、视频*余篇(条),点击量累计达*万次;线下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面对面为群众和企业讲解就业创业政策,确保政策知晓率全覆盖。二是简化政策办理流程。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将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多项业务纳入线上办理平台,实现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优化审核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各项补贴资金审核发放时间平均缩短*个工作日,切实提高了政策兑现效率。三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力度。上半年,共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资金*万元,其中,企业稳岗补贴*万元,惠及企业*家;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万元,惠及*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万元,扶持创业项目*个,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二)精准帮扶促就业,兜牢重点群体底线。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区人社局实施精准帮扶,全力促进其实现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动态掌握毕业生求职需求。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场,邀请*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个,达成就业意向*人。开发见习岗位*个,组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同时,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上半年共发放补贴*万元,惠及毕业生*人。

对于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其就业需求和困难,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开发公益性岗位*个,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已安置*人。举办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场,提供适合其就业的岗位*个,实现就业*人。此外,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上半年共开展职业指导*人次,技能培训*人次。

...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尽管上半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但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部分劳动者由于技能水平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二是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创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部分创业者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创业政策宣传和落实还存在一定的盲区,部分创业者对政策了解不够,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创业项目评估、创业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增强。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还不够高,部分培训课程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半年,区人社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持续抓好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扩大政策知晓面;进一步优化政策办理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效率;加大政策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二是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制定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加强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三是全力优化创业环境。拓宽创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和落实,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四是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