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6
发布时间:2025-05-10
2025年一季度,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在市局正确领导下,聚焦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知创XX”助力创新发展服务行动,推进专利预审通道扩容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实施专利转移转化促进工程,全市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做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密切关注上级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前期调研走访及信息收集工作,实地调研走访企业、科研院所5家,收集汇总意见建议十余条。
二是起草《拟上市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服务规范》。与市标准化研究院、市知识产权代理协会、发思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有关企业、院校协调配合,起草《拟上市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度XX市专利导航工作推进会,促进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质量提升,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挖掘;与山东理工大学对接并联合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前期调研工作。截至2月底,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X件,列全省第X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X件,列全省第X位。
(二)加强快速预审和海外护航,优化大保护格局
一是实施专利预审通道提质扩容工程。加强与机构编制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协调保护中心机构设置和增加编制事宜,争取早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好扩展服务产业领域的争取申报工作;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无效部的对接,积极争取开通我市无效案件多模式口头审理和快保优先审查推荐通道;持续提升预审员业务工作水平、优化预审工作流程,一季度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合格X件,授权X件。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从市知识产权专家库选择熟悉国际贸易纠纷的专家,合计为X家企业提供美国337调查咨询、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海外商标纠纷预警等三类服务;积极申报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
三是进一步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组织召开“2024年度专利代理机构工作会议”,通报2024年度非正常专利情况,要求代理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减少非正常和低质量专利申请。
(三)提升服务水平,助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一是打造“知创XX”服务品牌。结合“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活动继续开展“知创XX”助力创新发展服务行动,年初至今完成2025年挂图作战任务X项,新走访企业X家、现场解答知识产权问题X个,编制知识产权领域服务企业功能清单,报送知识产权领域技术类专家库专家X名,结合企业需求初步建立“中国专利奖项目备选库”,利用数据库对企业和项目进行专业分析。
二是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加强与高新区局的沟通协调,协助做好XX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下运营中心和XX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场地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摸底调研工作,调研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链主企业等X余家;继续推进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工作,组织开展TISC推广宣传活动X次、机构交流活动X次;聚焦我市“四强产业”及二十条产业链开展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摸底调研,形成机器人产业链专利池初步构建方案。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与XX理工大学、XX轻工职业学院对接交流,做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公益培训的宣传和部分课程的开设,提高培训精准度和受众面;依托“助企攀登”审查员实践点搭建XX市企业与国家专利审查资源的沟通桥梁,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体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建立专利质押融资白名单,与人民银行XX市分行和各商业银行联合推进政策宣传和银企对接。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全市完成专利质押项目X件,质押金额X万元。
二、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不到位,工作开展受到一定影响,资助政策难落实也给企业带来一定负担;二是企业专利转化运用基础薄弱,缺少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管理机构;三是高校院所申请的专利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产业化推广力度不够,供需双方缺少对接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优化政策和服务体系。深入落实《XX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科技、贸易等各领域政策的有机衔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完善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发挥好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作用,引进和培育高端服务机构,扩展知识产权专家库服务范围,打造“知创XX”高端服务品牌。
二是实施专利预审通道提质扩容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产业创新的关键加速作用,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2025年专利预审合格量继续保持在X件以上,授权量保持在X件以上;做好对上争取,增加人员编制,招聘符合新增领域专业需求的预审人才,争取扩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为新增服务产业领域。
三是实施专利转移转化促进工程。重点围绕XX市二十条产业链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赋能工作,建设XX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平台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对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做长的支撑作用,年内利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专利供需对接信息X条以上,广泛动员高校、院所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发布X次以上,争取促成转让、许可X件以上。
四是实施保护运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代理机构监管,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局多模式无效审理试点,积极申报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强化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监测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