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地方金融发展的工作汇报

浏览量:121

发布时间:2025-05-10

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和国之重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省委金融办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统领地位,全力推动全省金融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金融事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为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引领与组织保障。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地方金融系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

(一)强化党中央集中领导,筑牢金融工作根基。一是思想引领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金融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省委金融办组织全省金融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我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专题学习会、研讨交流等形式,让理论入脑入心,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体制机制革新。全面深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推动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优化省级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市级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三是组织职能优化。稳妥推进省属金融企业党建和组织职能划转工作,理顺管理关系,强化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在金融企业中全面落实,为推动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金融工作宗旨。一是丰富服务内涵。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需站稳人民立场。省委金融工委积极引导地方金融系统加强党的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金融需求,切实增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可得性。二是普惠金融发力。以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加大金融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和高新技术企业中长期贷款等业务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三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金融为民”政绩观,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加强党建引领,破解金融领域难题。一是强化学习宣传。省委金融办大力推进地方金融系统党的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线上学习平台搭建等方式,强化地方金融系统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为破解金融领域难题提供思想动力。二是融入公司治理。引领地方金融企业将党的建设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明确党委研究讨论作为重大决策前置程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中的领导作用。三是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扛牢风险化解、稳健发展主体责任,推动省属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高风险村镇银行“清零”工作,有效降低高风险机构总体数量,彰显党的领导在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中的制度优势。

二、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一)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一是制度保障落实。全省地方金融系统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金融领域党建的意见若干措施,并同步构建工作要点、工作手册等“1+N”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规范化。二是轮训提升素养。建立常态化政治轮训机制,省委金融办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作为省委宣讲团成员,在我省金融系统深入宣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三是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理念、思路、方法与举措,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金融形势、制定工作策略,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着力抓好思想建设。一是主题活动推动。在全省金融系统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谋改革、抓党建等重点工作,明确7项主题任务,通过活动开展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教育培训赋能。省委金融办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在省委党校“红色学府大讲堂”以“金融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在**干部在线学院开设金融课程,举办提升金融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职工金融业务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三是知行合一促干。强调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要求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工作、推进工作的实际行动。鼓励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党的思想路线,勇于担当作为,为金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一是思想体检常抓。引导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党内政治生活,定期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在内心深处铸牢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使命情怀。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查找思想问题,及时整改提升,确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二是舆情管控有力。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金融领域各种错误观点。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地方金融企业舆情排查和管控工作。集中开展“维护地方金融企业网络声誉”、打击非法集资、市值维护三个专项行动,积极引导舆论导向。三是文化建设协同。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历史文化博物馆开馆暨**金融文化教育示范点揭牌。通过文物、史料展陈追溯**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协同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

三、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一)强化作风纪律建设。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金融系统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组织金融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通过专题讲座、警示教育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二是专项整治发力。督导省属金融企业落实巡视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开展选人用人、股权理顺、制度建设专项整治和“固本培元,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针对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三是长期坚持落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建立健全作风纪律建设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作风纪律检查,将作风纪律表现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作风纪律建设常抓不懈。

(二)防范风险与惩治腐败协同。一是系统施治理念。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惩治金融腐败进行系统施治,建立风险监测与腐败线索排查联动机制。在防范金融风险过程中,注重发现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在惩治腐败过程中,分析其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实现协同治理。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信贷审批、资产管理、资金运作等关键环节。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与腐败问题线索。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金融腐败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形成有力震慑,维护金融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