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答好“三道题”,以高质量青年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92

发布时间:2025-11-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三个“人”字字千钧,既体现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又赋予青年工作者的使命责任。每一个“人”,都是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一、答好“基础题”,当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就是真正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的人,“既能进青年门槛又能进青年心坎”。要答好这道“基础题”,需要高擎信仰火炬,从“真心真诚”出发,从“青言青语”入手,“蹲下身”“沉下心”,练就青年朋友靠得住的“硬脊梁”,与青年“同频共振,心有灵犀”,以永不熄灭的火热心态和永不懈怠的新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国企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是既要了解青年,又要理解青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有能与青年接上话、谈得来、有默契,才能与青年聊到一起、说到一块、打成一片。只有被认为信得过、靠得住、能托付,青年才愿意讲心里话、真心话、悄悄话。只有充分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报告党,又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既要做青年的“心灵大树洞”,又要做青年的“心灵充电宝”。工作中,在开展“交心交友”“谈心谈话”等活动时,要谨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既要倾听青年顺耳话又要记下青年逆耳言,既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记又要“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辨,意会“言外之意”、听懂“弦外之音”、明白“话中有话”,真正把广大青年的思想脉搏摸清。二是既要身入青年,又要心入青年。情与青年越亲,心距青年越近。要和青年“情相连”,仅仅只是开开会议、发发文件、喊喊口号、“坐而论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起而行之”,与青年面对面交流。要和青年“心相印”,仅仅只是“身”入青年,握个手、拍个照、问个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心”入青年,与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对酸甜苦辣感同身受。共情才能共鸣,共鸣才能情深。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提高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工作中,无论是在开展团组织“三会一课”还是“青年读书会”等活动中,无论是举办团干部“1+N”联系青年还是“青年思想沙龙”等交流中,都要与青年“同坐一条凳子”“同聊一个话题”“同在一个频道”,“以青年之心为心”,心贴心才能频对频,同频才能共振,共振才能“心有灵犀”,真正起到“吸铁石”的作用,把青年的心紧紧同党贴在一起,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三是既要倾听呼声,又要回应关切。青年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才能精准化精细化打造服务青年项目;只有第一时间了解青年“急难愁盼”,才能在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只有以自己多辛苦换取青年少忧苦,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青年的“幸福指数”,才能让青年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创新。盯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工作中,在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等活动时,要把青年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或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解难帮困中,既要送“鱼”管一时又要送“渔”管一世,既要送“鱼”解燃眉之急又要送“渔”除长久之忧,真正做到“忧青年之所忧,急青年之所急”。

(二)答好“必答题”,当好“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就是对青年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并全身心投入的人,“既有冲劲,又有韧劲”。要答好这道“必答题”,需要高扬奋进风帆,从“爱青爱业”出发,从“实干实效”入手,“眼里有活”“说干就干”,练就青年工作挑得起的“铁肩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永不言弃的新高度,永远保持“活力奔放,魅力四射”,风雨无阻向前行,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是既要放心不下,又要心中有底。心有所系,身有所往。只有始终饱含着对青年的深厚感情,才自然有“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只有始终饱含着对青年工作的火热激情,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始终不知疲倦,在年复一年的拼搏中永远精神抖擞;只有始终饱含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才能在一锤接着一锤敲时越敲越有劲、在一仗接着一仗打时越打越有力。人生路遥贵有恒,胸怀天下且笃行。工作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在面对误解和非议时,在感到压力山大和精疲力竭时,要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跑好为党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接力赛,以恒心办恒业、以品质树品牌,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二是既要心态健康,又要状态饱满。保持好心态,干出好状态。只有与青年相互学习、相互汲取、相互成就,才能心态平和,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只有谦虚谦和、平等平实、实在实干,善于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把握工作主动性,才能永葆奋斗姿态,在解决矛盾和难题时无所畏惧、自信自强、事半功倍;只有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永久在状态,沉住气、铆足劲、永远吹冲锋号。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工作中,无论职务高还是职务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耀眼还是平凡,都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要成“鱼水关系”不做“油水关系”,既要“自讨苦吃”又能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踩着舞步节奏去上班”。三是既要敢于作为,又要善于作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只有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才能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坚决斗争;只有具备“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勇气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才能做到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杀出一条血路来”;只有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到底、敢于担当到底,才能敢抓敢管、尽职尽责、义无反顾、“敢教日月换新天”。困难面前有我,我面前没困难。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刺刀见红”等关键时刻,要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冲最高的山头,敢于啃最硬的骨头,不惧“风吹浪打”,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面前,越战越勇敢、越战越能战、越战越会战。

(三)答好“关键题”,当好“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就是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提供支持、给予激励的人,“举旗定向,走在前列”。要答好这道“关键题”,需要高举伟大旗帜,从“为党为国”出发,从“对标对表”入手,办好“小事情”,讲好“大道理”,练就青年群众信得过的“真本领”,以永不退缩的前进姿态和永不停滞的新步伐,引领青年“既要拉好车,又要看好路”,咬定青山不放松,干好“企之大事”,高水平实现国企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一是既要理论清醒,又要政治坚定。党旗所指,行之所向。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工作始终,只有处处“对标对表”,才能时时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增进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才能引领青年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只有动员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才能把国资国企力量更好地凝聚起来,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工作中,要把国企青年工作纳入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报告会、“青春在重点工程中闪光”事迹分享会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在国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和“AI+”专项行动中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以实际行动证明国企青年是有信仰、能担当的优秀青年。二是既要专业过硬,又要政治过硬。身边的榜样,前进的力量。只有自身政治过硬,才能引导青年知大势、明大局,把个人与时代、与企业紧密融合,把“小我”活成“大我”;只有自身本领过硬,对党的创新理论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开展面对面、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传宣讲;只有自身担当过硬,关键时刻能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怕牺牲,才能引领青年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做“打铁的人”,须是“铁打的人”。工作中,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自身要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金刚钻”,既有“润物无声”的“硬功夫”,又怀“顽石点头”的“真本事”,时时处处走在前、做表率、做示范,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三是既要工作响动,又要青年心动。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只有真正让青年成为工作的“主角”,才能做到工作阵地不挪移;只有引领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做到站位立场不飘移;只有不断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做到着力方向不偏移;只有引领青年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在延链补链强链固链中积极主动作为,才能做到服务中心不游移。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工作中,要将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抓主责、谋主业上来,工作“响动”与青年“心动”双向奔赴,通过举办“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青工“五小”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青年大师、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卓越工程师、青年大国工匠,让“国企青年铁军”底色更红、作风更硬、战斗力更强。

“三道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当好“知心人”是心之所向,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不“知心”难“热心”;当好“热心人”是爱之所至,永葆热爱才能永在状态,不“热心”难“知心”;当好“引路人”是忠之所在,对党忠诚才能把住方向,要“引路”必须“知心”又“热心”,心贴心才能频对频,同频才能共振,共振才能共鸣,共鸣才能同题共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答好“三道题”,以高质量青年工作助推XX高质量发展。

  • 点赞 0

  • 收藏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