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8
发布时间:2025-10-26
尊敬的党组织,各位同志:
根据县委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要求,我在会前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研读了《县委第一巡察组关于对*单位开展常规巡察的反馈意见》,并与班子成员、分管部门负责同志和基层党员群众广泛开展了谈心谈话,主动征求了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作风和能力实际,紧扣巡察反馈指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对照巡察反馈意见,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任务。县委第一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客观中肯、切中要害,犹如一面镜子,让我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深刻认识到,反馈意见中指出的单位存在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工作上、反映在面上,但根子在于我们领导干部,特别是与我这个分管具体工作的同志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担当不够、工作作风不实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主动认领、诚恳接受,并进行了逐一对照反思。
在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我主要存在“结合文章”做得不深不透的问题。巡察反馈指出,我们单位在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上,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反思我自己,在分管领域的工作中,有时确实存在机械照搬、上下一般粗的情况。例如,在推动某项产业政策落实时,更多的是满足于开会传达、文件转发,对于如何结合我县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进行本土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应用,思考得不够深入,谋划得不够具体,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有时过于强调执行速度和表面上的“对标对表”,但在实质上是否真正契合我县长远发展需要、是否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评估和跟踪问效做得不够到位。这实质上反映了我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还存在差距,没有完全将新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到具体实践中,政绩观有时出现偏差,未能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
在履行核心职能职责、担当作为方面,我主要存在攻坚克难的锐气有所减退的问题。巡察反馈提到,单位在破解一些历史遗留难题和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挑战上,力度有待加强。扪心自问,面对分管领域内一些长期存在的“硬骨头”,比如某个领域的改革深化问题,或是某个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我有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和“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缺乏“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决心和勇气。习惯于用常规思路和传统办法去解决问题,对于运用新理念、新机制破解难题,主动性不强,探索不够。在推动一些重点工作时,开局部署很用力,但在过程中遇到阻力或瓶颈时,持续跟进、一抓到底的狠劲稍显不足,导致有些工作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这暴露出我的斗争精神和担当精神有所弱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意识需要进一步激发,履职尽责的“铁肩膀”需要锤炼得更加硬实。
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方面,我主要存在调查研究“浮在面上”的问题。巡察反馈也委婉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对照自身,我深感惭愧。虽然经常下基层,但有时“走马观花”多,“下马看花”少。调研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真正沉下心来、带着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原汁原味心声的时间并不多。有时调研成了“被调研”,路线、点位、人员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看到的多是“盆景”,听到的多是“赞歌”,对真实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立体。这就导致一些决策和措施有时与基层实际贴合不够紧密,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甚至无形中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例如,之前推动的一项便民服务措施,初衷很好,但在设计时对基层的操作复杂性和群众的使用习惯考虑不周,最终效果打了折扣。这深刻反映了我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好,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没有真正把屁股坐在老百姓这一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现了偏差。
在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方面,我主要存在“严”的标准有所放松的问题。巡察反馈虽未直接点名我个人有廉洁问题,但指出了单位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上存在薄弱环节。作为领导干部,我必须进行更高标准的自我检视。反思起来,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工作年限的增长,有时在自我要求上确实不如过去那么严格了。比如,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上,虽然能守住大的底线,但在一些“小事小节”上警惕性不高,认为只要不违反原则就行,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潜规则,有时缺乏足够的警觉和坚决的抵制。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方面,对分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得不够紧、不够严,谈心谈话多是谈工作,深入进行廉政提醒、咬耳扯袖做得不够经常、不够到位,认为有纪检组专门负责,自己就可以松口气。这种“好人主义”的思想苗头,实质上是对同志、对事业的不负责任,也说明了我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廉洁自律的“防火墙”需要进一步加固。
二、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症结所在
查摆问题只是第一步,挖出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表面看是工作层面的问题,但深层次折射出的是我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理论武装的深度不够,导致政治能力有待提升。根本原因在于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停留在“读过、学过”的层面,距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有差距。对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运用得不够纯熟,未能完全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因为理论根基不牢,导致在观察分析形势、把握工作大局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够强,有时看待问题、推动工作就事论事,缺乏从政治高度进行考量和谋划的自觉性,导致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出现偏差。
二是党性修养的锤炼不够,导致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在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面前,有时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持续改造,党性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有所减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时刻绷紧,有时不自觉地被事务主义所困扰,与群众的直接联系有所弱化,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体察不够深入、回应不够及时。政绩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有时过于看重显性成果,而对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投入精力不足。这正是党性不强的具体表现,说明我需要在经常性的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断淬炼党性,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