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10-2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全会公报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未来五年的工作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局上下必须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奋力开创我区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领会核心要义,全面认识全会的重要价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背景下召开的。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必须抓住其核心要义,深刻理解其对全局工作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深刻认识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全会公报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退役军人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后方”和“后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标志着退役军人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将对这一体系的深化、完善和效能提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审视和谋划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退役军人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现代化,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次,要深刻把握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公报内容宏观,也未直接提及退役军人工作的具体细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每一项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离不开高质量的兵员,更离不开坚实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优抚、褒扬等工作,就是服务国防大局,就是为“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我们要主动将退役军人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推进,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最后,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与退役军人工作的内在逻辑联系。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些重要原则,同样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根本指针。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牺牲和奉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他们服务,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把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这不仅是道义所在,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
二、坚守拥军优属宗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落实。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对照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我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全会强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将这一要求具体化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施工图”。要持续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法律规定在我区不折不扣得到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运行机制,优化职能配置,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真正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同时,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趋势,加快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就业、优抚、信访、褒扬等各类数据资源,建立覆盖全区退役军人的精准化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服务需求,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这也是我们落实2025年基本建成坚强有力的退役军人事务组织管理体系目标的重要抓手。
二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全会擘画了“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我们的服务保障工作也要追求“高质量”。在就业创业方面,要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退役军人能力特长,深化“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积极落实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的各项部署,拓展就业渠道,扶持创业发展,让他们从军事人力资源顺利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人力资源。在抚恤优待方面,要严格执行2024年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确保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要积极探索与社会化拥军优待相结合的新模式,拓展优待证的使用场景和含金量,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在帮扶援助方面,要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对生活困难、身患重病等特殊群体,做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要加强与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编密织牢困难退役军人基本生活保障网。
三要以法治化建设为基石,坚决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是法治化。我们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所有工作都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运行。要畅通退役军人诉求表达渠道,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退役军人依法理性维权。要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为他们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全区社会稳定大局作出贡献。
三、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合力营造尊崇关爱浓厚氛围
双拥工作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必然要求我们把双拥工作做得更实、更深、更富成效,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支持。
首先,要深化军地共建,在服务备战打仗上展现新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是服务能打仗、打胜仗。我们要主动对接驻区部队需求,聚焦官兵训练、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例如,我们要持续落实好2025年预算中明确的双拥工作经费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军民联欢等活动,增进军政军民鱼水情。同时,要积极协调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让广大官兵心无旁骛投身练兵备战,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其次,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浓厚氛围。尊崇是最好的拥护,关爱是最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区的红色资源,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结合2022年印发的《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要大力选树和宣传“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军属等先进典型,讲好他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让崇军优属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创新宣传方式,用好新媒体平台,让双拥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使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成为*区的时代风尚。
最后,要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化拥军新格局。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独唱”,而要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合唱”。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双拥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等,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设立拥军基金、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参与到拥军优属工作中来。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社会各界的爱国心、拥军情有处释放、有效落实,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工作新格局。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长期而重大政治任务。全局干部职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头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并将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和干事创业的实际能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