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4
发布时间:2025-10-16
按照组织安排,有幸参加本次党校科级干部进修班,接受系统、深刻的党的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锤炼,这不仅是我个人政治生涯中一次极其宝贵的“充电”与“淬火”历程,更是提升服务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关键契机。在为期数周的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剖析、现场教学与严肃的组织生活中,我沉浸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海洋,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与优良传统,对标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深刻自省,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对肩负的教育管理职责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将个人党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加进修培训的收获与感悟
(一)理论素养得到跃升。一是进一步深化了思想铸魂。通过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系统把握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达到了新高度,深刻认识到这是引领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的“定盘星”。二是进行了提升了专业素养。学习使我更加精准地理解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深化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对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和内在逻辑,有了更清晰、更透彻的把握。例如,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从最初的操作层面认知,提升到对教育生态重塑、育人方式变革、缓解社会焦虑、回归教育本质的深层次理解。三是进一步指明了实践方向。增强了运用党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如何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区域教育规划、如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规模与质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等。
(二)党性修养得到淬炼。一是进一步唤醒初心使命。在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中,在观看《长津湖》《觉醒年代》等红色经典和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沉浸式体验里,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复兴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并涤荡着我的灵魂。这让我更加深刻地反思。作为教育战线的党员干部,我们的“战场”在课堂、在校园、在推动教育政策落地的每一个环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服务于万千学子的成长成才,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二是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联系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必须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到市教育局工作,就是要聚焦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迫切期盼,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入园入学难、课业负担重、特殊群体关爱不足等“急难愁盼”问题。三是进一步绷紧了纪律之弦。通过党纪党规的专题学习和警示教育,特别是结合教育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刻认识到教育领域绝非净土,廉政风险不容忽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维护教育系统的清风正气。
(三)履职能力得到增强。一是提升了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培训班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基层治理创新、领导科学、应急管理、舆情应对等设置的专题课程,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特别是关于教育治理现代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等内容的深度解读,使我跳出了原有的业务局限,能从更宽广的维度审视本职工作,提升了政策解读的精准性和执行落地的创造性。二是提升了问题分析与破解能力。案例教学和分组研讨环节极具价值。围绕“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难点与突破”、“‘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质量提升路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机制”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与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学员深入交流、思想碰撞。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研讨,极大地锻炼了我运用理论分析复杂教育现象、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务实解决方案的能力。三是提升了协同联动与沟通能力。学习过程也是与优秀同行深度交流的过程。通过与兄弟单位、基层学校负责人、教育专家的互动,学习了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提升了跨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履行市教育局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奠定了基础。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