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2
发布时间:2025-10-1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2025年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刚才,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汇报,相关文件也已经印发给大家审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要靠千千万万个城乡社区、基层单位的有效治理来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基层治理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仅是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这是我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厚植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当前,*市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对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才能真正把发展成果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才能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在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在总结经验中坚定走深走实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特色品牌效应显现,特别是“*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例如,在*花园社区、*颐和社区等地,通过“邻里节”“百家宴”“石榴籽工作室”等载体,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日益丰富,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参与相关品牌活动的居民已超过30万人次,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民族团结和社区和谐相关指标的评分始终保持在95分以上,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是深得民心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标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系统集成度还不够高。有的地方和部门在思想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惯性思维,资源统筹力度不足,政策协同效应不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社会工作部门具体指导、有关部门和行业系统齐抓共管、街道乡镇和农村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衔接不畅、协同不力的情况,导致治理合力未能完全形成。二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和品牌亮点,盆景多、风景少,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应还不够明显。部分社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深,党建引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两个覆盖”工作,在传统领域成效显著,但在平台经济、快递物流、商圈楼宇等新兴领域,还存在覆盖的“空白点”和工作的“薄弱点”,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与行业发展的需求贴合度有待提升。三是为基层减负赋能的力度仍需加大。虽然我们三令五申要为基层减负,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各类检查、评比、考核名目繁多,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依然过重,导致社区干部陷于文山会海和填表报数,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被严重挤占。“吹哨报到”机制在一些地方响应不够及时、处置不够彻底,存在“哨响了没人听”或者“只吹哨不办事”的现象,挫伤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烦恼,但回避不了、绕不过去。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精准施策的智慧,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推动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