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市挂职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

浏览量:54

发布时间:2025-10-09

第一篇:

我于2025年3月到利通区挂任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发改、粮食、数字经济、国防动员、科学技术等工作。

一、讲团结快融入,保持谦虚谨慎之心。从自治区发改委到利通区挂职锻炼,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工作中更注重政策研究,重在项目监管,现在要抓政策落实,推进项目实施;以前作为业务干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现在分管多个领域,工作面更宽、难度更大。因此,刚开始难免有慌乱、急躁情绪。面对新的挑战,我快速转变角色,主动克服“做客”思想、临时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融入新的领导集体,虚心向班子成员求计问教,学习他们的领导经验和工作方法;主动融入当地干部群众,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朴实作风。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区情民情,熟悉工作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角色的转变,找到了工作的重心。

二、勇争先善作为,勇挑使命担当之责。利通区是吴忠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强引擎,多项指标处于沿黄市辖区前列,但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承压,不及预期。作为发改部门分管领导,我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倾力配合班子领导工作,鼓励分管领域干部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全力推动利通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立足当下,做深做实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对异动指标和薄弱指标进行前瞻性研判,算清支撑账、缺口账,制定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力促GDP、三次产业、社消、城乡居民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强化细化投资项目管理,定期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形成协调解决事项清单,有力推动重点项目如期开工、有序建设。着眼未来,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和“两化一振兴”试点县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对标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潜心研究包装项目,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为利通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三、练作风树形象,坚守清正廉洁之纪。基层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是连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县(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精耕细作、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以实绩实效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生活中我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衣食住行方面从严从简,主动克服困难,不提特殊要求,不添额外麻烦,挂职期间坚决做到既练本领也炼作风。

一年的挂职期非常短暂,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将继续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利通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一是常怀进取之心,知恩感恩。到县(区)挂职锻炼,寄托了组织对我的鞭策、鼓励,也意味着组织赋予我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把感恩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倍珍惜这次增长阅历、开拓视野、提升本领的大好机会,在新的岗位上安下心、扎下根、沉下身,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把民事当家事,深刻感悟服务群众的小事中蕴含的治国理政大学问,用智慧汗水推动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二是常怀担当之心,知责明责。身到情也到,全心全意服务一方百姓是对挂职干部的基本要求。我将结合发改部门工作经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把中央精神、上级要求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谋划争取更多政策、项目、示范试点落地,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利通区倾斜汇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发改、统计和项目主管部门业务培训和沟通对接,提升基层干部把握研究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政策和项目谋划包装能力。统筹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和“两化一振兴”试点任务落实,推动利通区经济运行稳定向上、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三是常怀敬畏之心,知纪守纪。基层历炼既要磨炼政治智慧的增长、工作本领的增强,更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我将一如既往严以律己,始终秉持“赶考心”,坚定走好“赶考路”,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切实做到守规矩、守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生活上克服困难、勤俭节约,纪律上严格要求、慎独慎微,工作上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在一言一行中树立发改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

自闽江之畔奔赴黄河之滨,转眼已在宁夏这片热土耕耘两年有余。回首过往,感触良多,有3点深刻感受。

一是特别荣幸投身历久弥新的伟大事业。能够亲身参与到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伟大实践,成为“山海情”新时代篇章的书写者,是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际遇。非常荣幸组织批准我作为第十四批援宁工作队的一员,继续留在同心这片热土,在闽宁协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新征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二是特别感动于山海情深的温暖关怀。感动于闽宁两省区始终如一的重视与支持。离闽之际,周祖翼书记“创造一流业绩、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的殷切寄语,言犹在耳;抵宁之时,李邑飞书记“在新起点上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的真诚鼓励,催人奋进。感动于两地组织部门从工作指导到待遇保障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感动于同心县干部群众以真情相待、以实干支持。这份深情厚谊,早已让我将宁夏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三是特别震撼于沧桑巨变的时代画卷。29年来,盐池、红寺堡、同心三支援宁工作队接续奋斗,结出累累硕果。盐池工作队倾力打造宁夏“电商之都”,红寺堡工作队绘就出弘德村“山海协作”振兴模板,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经验。同心闽宁协作成果硕果盈枝,29年间城厢、石狮等6市县向同心投入大量协作帮扶资金,从建学校、办医院到兴产业、惠民生,处处可见“闽宁”元素,闽宁协作已深深融入同心发展肌理。

到宁夏工作的两年来,第十三批援同工作队紧紧围绕闽宁协作大局,坚持精准施策、务实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扎实成效。

聚焦产业协作,高标准建设闽宁共建产业园,有效提升工业园区整体产业承载力和配套水平;建成闽宁电商创业园,为全县电商突破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化“组团式”帮扶,双向选派专技人才312人,持续增强“造血”能力,豫海中学案例入选国家典型,县医院成功创建全区县级唯一一家三乙医院。加强产销对接,举办农特产品推介会,在闽设立同心农特产品体验店、牛羊肉直营店,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就业增收,举办闽宁协作专场招聘会10余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帮助近千名劳动力赴闽稳定就业,有效拓宽群众致富路。

在这场跨越“山海”的具体实践中,经过两年多的真抓实干,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同仁分享几点经验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两年来,两地领导互访交流频繁,不断推动资金资源、就业消费、人才交流等协作全面深化。在一来一往中增强协作合力,破解难点堵点,打造合作亮点。在今年的调研互访中,两地聚焦产业协作,达成共建同心肉牛活体在莆中转基地重要协议,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显著提升同心牛羊肉在东南沿海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预计2027年在闽直营店从90家扩至300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二是突出产业协作。“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们紧扣同心“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每年将60%左右协作资金投入产业建设。实施田老庄乡红葱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旺镇中药材基地等一批“一村一业”特色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建成标准化厂房、冷库等设施近30幢,显著提升工业承载能力,吸引多家闽籍企业入驻。利用福建电商优势资源,形成“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高质量产业协作,助力产业开拓致富增收路。

三是厚植为民情怀。闽宁协作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落脚点是造福百姓、促进共富。作为援宁干部,我们肩负着的是政府的重托、群众的期盼,只有把心扎进旱塬,把情洒向乡土,才能读懂民生期盼、找准帮扶方向。常想常问:一个项目能带动多少就业、惠及多少家庭、产生多长效益。切实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唯有如此,闽宁协作才能既见于发展成果,也赢得群众口碑,更成为凝聚人心、增进福祉的东西部协作典范。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收官之年,明年闽宁协作将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0周年。第十四批援同工作队将坚决扛起光荣使命,紧扣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四项行动”和“三项专项工作”,重点聚焦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劳务协作机制深化、文化交流深度融合等方面精准发力,以赤诚之心、实干之姿,全力以赴推动闽宁协作再上新台阶,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盼,为推动闽宁协作升级版贡献同心力量。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