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09-3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前一阶段我办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成果,深刻剖析当前依然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对下一步如何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研究部署。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会议精神,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习教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我办坚决贯彻落实县委的统一部署,将深入学习贯彻纪律规定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深刻领会,整个活动组织有序、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成效:
(一)思想认识达到新高度。我们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党支部集中学、个人自主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办干部职工开展了多轮次、全覆盖的学习。我们累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次,专题党课*次,撰写心得体会*余篇。通过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纪律规定的具体条款和相关解释,大家深刻认识到,纪律规定不是一时之举,而是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长期战略;作风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兴衰的“硬道理”。全办上下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纪律规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二)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通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我们组织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专题片,传达学习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县纪委监委通报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起。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如同一面面镜子,让每一位同志都深受触动和警醒。大家对照案例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在思想深处划出了红线、明确了底线。我们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系统梳理了在履职用权、工作交往、日常言行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个,并逐一制定了防控措施。现在,全办干部职工纪律规矩意识明显提升,公私分明的界限更加清晰,按制度办事、按规矩用权的习惯正在养成,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工作作风实现新转变。我们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在工作中,我们大力倡导“深、实、细、准、效”的工作作风。为了科学谋划*领域的机构改革方案,我们组织了*个调研组,历时一个多月,深入*个乡镇、*个县直单位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形成了近*万字的调研报告,确保了改革方案既符合上级精神,又贴合*实际。我们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今年以来,办内文件数量同比减少了18%,会议数量和时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同时,我们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对于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反映的机构编制问题,坚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反馈,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四)制度体系建设得到新加强。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成果需要靠制度来巩固。学习教育期间,我们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以问题为导向,对现行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针对排查出的制度漏洞和执行“温差”,我们修订完善了包括《*县委编办会议管理办法》《*县委编办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县委编办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项内部管理制度。新的制度体系更加注重可操作性和刚性约束,将纪律规定精神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从源头上堵塞了可能产生“四风”问题的漏洞,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总的来看,这次学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我办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办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办领导班子,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不足,深刻反思: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更高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的深度仍有待加强。个别同志在思想上还存在“闯关”心态和“疲劳”情绪,认为学习教育告一段落就可以“歇歇脚、松口气”,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对纪律规定精神的学习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满足于“知道是什么”,但在“为什么”和“怎么做”上思考不深、领悟不透,未能真正将规定要求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思想根基扎得还不够牢固。
(二)抵制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正风肃纪的深入推进,一些“四风”问题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变得更加隐蔽、更加复杂。比如,不吃公款吃老板的“老板食堂”,不收现金收礼卡的“电子红包”,以及以学习考察为名行公款旅游之实的“变相旅游”等。面对这些新动向、新表现,我们的一些同志警惕性还不够高,辨别能力还不够强,斗争精神还不够足,存在被“围猎”的风险。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