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镇教育系统防疫与新学期安全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54

发布时间:2025-09-0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教育系统防疫与开学安全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核心就是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两条底线。再过几天,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就要全面开学,近万名学生将重返校园,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做好开学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刚才,各学校、幼儿园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前期的准备情况,总体来看,大家的工作是扎实的、主动的,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容不得丝毫松懈和半点马虎。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坚决扛起校园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新的病毒变种和季节性、输入性疾病风险交织叠加,对我们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持续的挑战。校园作为人群高度密集的特殊场所,一旦出现疫情,极易引发聚集性传播,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卫生问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镇教育系统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

(一)要做到思想认识再深化,绷紧“责任弦”。各学校、幼儿园的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要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领会上级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技术方案,确保每一位教职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要建立健全由校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保安、后勤人员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开学前后,镇教育指导中心要联合卫健、市监等部门,对各校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二)要做到关键环节再抓实,织密“防护网”。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一是要精准摸排,守好“入口关”。严格落实师生返校前的健康监测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持续跟踪全体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目前,根据初步统计,我们全镇师生的健康档案建立率已经达到了99.5%,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剩下的0.5%也必须在本周内全部完成,做到“一人一档”,不漏一人。对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出现可疑症状的师生,要坚决按照规定执行暂缓返校,并提供相应的人文关怀和线上学习支持,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二是要彻查环境,筑牢“净化关”。要深入开展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学前组织力量对校园进行一次彻底的、全覆盖的环境卫生整治。重点要放在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卫生间、办公室等关键区域,做到无卫生死角、无垃圾积存。要对空调系统、通风设备、饮水设施进行专业的清洗和消毒。特别是针对秋季蚊媒传染病高发的特点,要加大对校园内积水容器的清理力度,做好除四害工作,及时检修和安装防蚊纱窗,从源头上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三是要备足物资,强化“保障关”。各校要对照标准,全面盘点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确保口罩、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等常用物资储备量能够满足至少一个月的应急需求。全镇*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均已按标准设立了临时隔离观察室,但要再次检查内部设施是否齐全、流程是否规范、管理人员是否明确,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启动、高效处置。

(三)要做到协同联动再加强,唱响“合奏曲”。校园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独角戏”,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强化部门联动。镇教育指导中心要主动加强与卫健部门的沟通对接,邀请专业医护人员提前进入校园,为教职员工开展系统的防疫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确保人人懂流程、个个会操作。要与市监部门密切配合,对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检查,严防食品安全风险。要与公安部门协调,优化校园周边的交通组织,避免开学时段人员大规模聚集。另一方面,要强化家校联动。要通过告家长书、微信公众号、线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学校的防疫政策、返校要求、健康提示等内容,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一位家长,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要引导家长履行好家庭监护责任,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要通过家校共育,将防疫的战线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构建起一道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坚固屏障。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更实举措、更细管理,全面筑牢校园安全稳定的坚固防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校园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绝不仅仅是疫情防控。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安全”观,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开学在即,各项安全风险隐患也进入了易发多发期,我们必须瞪大眼睛、防微杜渐。

(一)要全面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升校园安保硬实力。校园安防体系是抵御外部风险的第一道关口。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全镇中小学专职保安配备率已达100%,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也达到了100%。但硬件的到位不等于安全的到位。关键在于日常的管理和应用。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守好校门,坚决执行师生入校测温、查证、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和危险品进入校园。要加强对保安队伍的常态化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他们不仅是“看门人”,更是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守护神”。要对校园周界防护栏、视频监控设备、报警装置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修,确保所有设备24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公安部门要优化“护学岗”勤务,在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防控和交通疏导,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平安伞”。

(二)要深入排查校舍、消防、交通等隐患,消除安全管理盲区。安全隐患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发现不了、整改不力,就可能酿成大祸。开学前,镇教育指导中心必须牵头,联合住建、消防、交通等部门,对全镇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建筑、消防设施、用电用气、实验实训设备、体育设施等进行一次“地毯式”的专业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楼体裂缝、栏杆松动、电线老化、消防栓缺水、灭火器过期等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逐一销号、闭环管理。要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对校车车况、驾驶员资质、运行路线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杜绝“带病”车辆上路。同时,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常态化开展防火、防震、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主题的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情景模拟、实操训练,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