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6
发布时间:2025-09-0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题是“筑牢清廉防线践行城管使命”。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次严肃的纪律作风整顿。目的就是要引导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和执法队员,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坚守底线,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城市管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去。开宗明义,我想同大家分享三句话。第一句,“制服是责任战袍”。我们身上这套制服,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沉甸甸的责任。穿上它,我们就是城市秩序的维护者,是市容环境的守护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服务者。第二句,“执法权是群众信任的权力”。我们手中的执法权,本质上是人民权力的延伸,源于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托付。如何行使这份权力,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切身感受。第三句,“清廉是队伍底气”。一支队伍有没有战斗力,能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否风清气正。廉洁自律,是我们每一名城管队员安身立命的基石,也是我们整个支队砥砺前行的底气所在。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新时代对城管工作的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了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不仅仅是关于吃喝、用车、办公用房等具体问题的规定,其核心是要求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廉洁从政,务实工作。这与我们城管工作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城管执法队伍身处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最前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呈现在群众面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我们而言,具有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加强廉政建设视为我们队伍的生命线工程,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实。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体1200余名队员共同努力,使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就在2025年上半年,我们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5.6万宗,结案率达到99.5%,市民服务的热线满意度更是从去年的91.2%提升到了93.5%。这些数据背后,是同志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的期待越来越大。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尚未根除,新的管理难题又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我们队伍内部的廉政风险不容忽视,个别队员纪律意识淡薄、作风不实、执法不规范甚至以权谋私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破坏力极大,足以侵蚀我们整个队伍的公信力,损害我们来之不易的良好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二、精准识别风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廉政风险就像潜伏在水下的暗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船毁人亡。对于我们城管队伍而言,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执法办案、管理服务、工作作风以及内部管控等环节。要有效防范这些风险,就必须做到精准识别,从思想深处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堤坝。
(一)要守住“心”,算好人生“七笔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心干净,行为才能清正。每一名同志都要在心中设立一本明白账,时常拿出来算一算、想一想,掂量清违纪违法的沉重代价。一要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作为一名党员或公职人员,政治生命是第一生命。一旦触犯党纪国法,多年的努力奋斗将付诸东流,组织上的培养、同志们的信任都将化为泡影。个人的政治前途毁了,更严重的是给党的形象抹黑。二要算好“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很多人认为贪腐是为了钱,但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非法所得终将被追缴,多年的积蓄可能要用于退赔,甚至会让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我们每个月拿着稳定的薪水,享受着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这份安稳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三要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人活一世,名节最重。清正廉洁,会赢得群众的赞誉和同事的尊重。一旦失足,就会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不仅自己颜面扫地,家人也要跟着蒙羞,在社会上抬不起头。四要算好“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一个人的腐化堕落,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家人为你担惊受怕,甚至因你而遭受牵连,最终导致家庭破碎,这是何等的悲哀。五要算好“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亲情是无价的。当你身陷囹圄,父母为你垂泪,爱人为你心碎,子女为你蒙羞,亲朋好友也会因你而疏远。这种被孤立的痛苦,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弥补的。六要算好“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一旦失去人身自由,高墙电网之内,生活在悔恨与孤寂之中,那种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七要算好“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廉洁是最好的养生。心中无愧,方能吃得香、睡得稳。而腐败分子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精神压力巨大,最终必然会拖垮身体。同志们,这“七笔账”是我们每个人的“廉政账本”,希望大家时时勤算,刻刻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要管住“手”,推行执法“三公开”。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造福,用不好伤人害己。要防止权力滥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执法“三公开”制度,即执法信息事前公开、执法过程全程记录、执法结果事后公示。事前公开,就是要将我们的执法依据、执法权限、裁量基准、办事流程、监督渠道等,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让群众知道我们能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得对不对。这既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也是对我们自身权力的约束。全程记录,就是要通过执法记录仪、照片、视频等方式,对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告知、决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客观、全面地记录。这不仅是固定证据、厘清责任的需要,更是对执法人员的有效保护。当面对误解和诬告时,完整的记录就是我们最有力的证明。事后公示,就是要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将行政处罚的决定文书依法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这能有效杜绝“人情案”“关系案”,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彰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三公开”制度是我们约束权力、规范行为的“金箍”,也是赢得群众信任、提升执法公信力的“法宝”。各中队、各科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让每一名执法队员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