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8
发布时间:2025-08-2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区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今年以来,*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源头治理、化解积案、防控风险”核心任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化解信访积案为抓手,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基础,全区信访工作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1-7月,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提升至*%,一批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获得实质性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健全工作机制,筑牢源头治理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源头治理作为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的关键在于前端预防和源头把控。为此,我们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完善组织领导、风险预警和网格化管理三大体系,形成了全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为有效遏制信访增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我们始终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责任链条紧密衔接、工作任务落地生根。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区委、区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制定出台了《*区关于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实施方案》等*份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街道、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标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部门协调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签订《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信访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权重占比达*%,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今年以来已对*个单位发出督办函,对*名责任人进行约谈,确保了责任压力传导到位。三是健全联动机制。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副书记牵头,统筹政法、公安、司法、住建、人社等*个重点部门,每月召开例会,研判形势,协调解决跨领域、跨部门的复杂疑难信访问题。1-7月,共召开联席会议*次,协调解决重大矛盾纠纷*起,联动处置效率提升*%。
(二)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前移化解关口。我们致力于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见,构建覆盖全域、反应灵敏的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力争对潜在矛盾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一是畅通信息渠道。整合12345热线、网上信访平台、网格员上报、部门信息共享等*个渠道,构建全区统一的信访信息数据库,每日进行数据汇聚和动态分析。1-7月,共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条,通过大数据模型识别出潜在风险点*个,预警准确率达*%。二是实施动态研判。成立区级信访风险研判专班,每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风险等级,发布《信访风险预警通报》*期,对高风险领域和群体提前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预警提示,提出防范化解建议*条,为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引。三是强化早期干预。针对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响应程序,要求责任单位在*小时内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日内完成初步调查和沟通化解工作。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社区干部、网格员、专业调解员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早期干预,成功化解潜在信访问题*起,避免了事态升级。
(三)优化网格管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我们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将信访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一是整合网格资源。将信访工作职能全面嵌入全区*个基础网格,明确网格员承担矛盾纠纷排查、信息采集上报、初步调解疏导等职责,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目前,全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名,其中*%接受了信访业务专业化培训。二是细化工作流程。制定《网格化信访工作手册》,明确网格员“发现、上报、协办、反馈”的工作闭环。要求网格员每日巡查,对网格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信访苗头做到“即发现、即上报”,系统平台*小时内分流转办至相关职能部门。1-7月,网格员累计上报涉信访信息*条,成为源头发现的重要力量。三是提升处置效能。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于网格内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由网格员通过平台“吹哨”,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报到”处置,并将结果反馈至网格。此举有效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了”和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网格内信访事项平均办结时间缩短了*%,群众满意度提升至*%。
二、聚力攻坚克难,推动积案化解销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案化解是检验攻坚行动成效的试金石。我们直面历史遗留问题,以“事心双解”为目标,集中优势兵力,采取精准策略,向信访积案发起总攻。我们坚持一案一策、因案施策,通过全面起底排查、领导包案督办、引入多元力量等多种方式,全力推动积案清仓见底,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全面摸底排查,精准分类施策。底数清、情况明是化解积案的前提。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区信访积案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详细台账,为实现精准化解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深入摸排梳理。集中利用*个月时间,对**年以前形成的重复访、越级访案件进行全面梳理,逐案核实情况、分析成因、评估风险,共识别出需攻坚化解的“钉子案”“骨头案”*件,全部录入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科学分类建档。根据积案的矛盾性质、时间跨度、复杂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将其划分为征地拆迁、劳动社保、涉法涉诉等*大类,并细化为A(特别重大)、B(重大)、C(一般)三个风险等级,实行“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为差异化施策提供依据。其中,A类案件*件,B类案件*件,C类案件*件。三是制定个性化方案。按照“一案一策、一案一专班”原则,为每件积案量身定制化解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化解路径、措施步骤和完成时限。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当事人诉求,组织法律专家、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联合会审,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目前*件积案已全部制定化解方案。
(二)强化领导包案,聚力破解难题。我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化解积案中的示范引领和关键推动作用,以上率下,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一是落实包案责任。严格执行区级领导包案制度,*名区级领导干部每人牵头包保*-*件A类或疑难B类积案,实行“包调查、包协调、包化解、包稳控”的“四包”责任制。包案领导必须亲自阅卷、亲自接访、亲自调研、亲自协调会办,直至案结事了。二是带头接访下访。包案领导定期开展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活动,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信访人诉求,实地查看问题现状,召集相关方面现场办公,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1-7月,区级领导累计接访下访*次,包保的*件积案已成功化解*件,化解率达*%。三是强化督导调度。区委、区政府每月召开积案化解调度会,听取包案领导工作进展汇报,对化解难度大的案件进行集体会商,协调调动各方资源予以支持。对进展缓慢的,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通过高频调度和强力督导,有效推动了积案化解进程。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