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优秀年轻干部先进事迹材料(3500字)

浏览量:43

发布时间:2025-08-02

近年来,*县广大年轻干部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实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一线勇挑重担、创新作为,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优秀代表。*,男,199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县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严谨态度扎根办公室岗位,从一名初出茅庐的“笔杆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用青春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党办人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以来,牵头或参与起草县委全会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32篇,协调推进重点督查事项47项,参与筹备全县性会议活动68场,推动解决基层反映的文风会风问题12个,相关经验在全市党委办公室系统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24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以笔为犁耕文田,在字里行间厚植为民情怀

“文秘工作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要把党的政策‘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土话’,把基层的声音‘提炼’成决策需要的‘干货’。”这是*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初,县委部署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专项行动,他主动请缨牵头起草《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为确保方案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他利用2个月时间,跟随县委领导深入12个乡镇(街道)、23个村(社区)调研,蹲点记录了5本、近8万字的民情日记——在*镇*村,他听到老支书说“现在政策好,但有些文件像‘天书’,我们看了直挠头”;在*社区,网格员反映“报表多、台账多,占用了太多走家串户的时间”。这些鲜活的素材让他意识到:文风改进不能停留在“删繁就简”的表面,更要聚焦“实用管用”的本质。

最终形成的实施方案中,他创新提出“三个转变”要求:文件起草从“政策解读型”向“操作指导型”转变,配套制定《县委文件“口语化”表述指引》;调研方式从“会议室座谈”向“田间地头问计”转变,明确“每个调研组至少走访10户普通群众”;督查考核从“留痕管理”向“实效评估”转变,推行“群众满意度”一票否决制。方案印发后,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文件薄了、会议短了、干工作的时间多了”。2024年,他参与起草的《*县关于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问题,没有简单照搬上级文件,而是结合本地传统习俗,提出“红白理事会‘三限’标准”(限人数、限标准、限天数),用“村规民约”替代“行政命令”,相关做法被《*日报》专题报道。

在文字关前,他始终坚持“三核对”工作法:政策依据核对中央和省市最新文件,数据案例核对统计部门和基层实报,表述规范核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24年县委全会报告起草期间,为核实“全县森林覆盖率”数据,他翻遍近10年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不同年份因统计口径调整存在0.3%的差异,专门到县林业局核实原始台账,最终采用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小*改稿子就像绣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县委办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感慨道,“但他改的不是‘字’,是把县委的决策部署与群众的所思所盼‘缝’在一起。”

二、以智为翼强统筹,在千头万绪中锤炼过硬本领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但*总能把“乱麻”理成“线团”。他牵头建立“三张清单”工作法:每日梳理“任务清单”,按“紧急程度+重要程度”标注ABCD四类事项;每周汇总“进度清单”,对滞后事项及时预警提醒;每月复盘“成效清单”,分析问题短板、优化工作流程。2024年防汛抗旱关键期,他同时承担着信息报送、会议协调、应急值守等5项重点任务,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办公桌上摆着3个充电宝。7月22日凌晨3点,接到县气象局“强降雨橙色预警”后,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协调水利、应急、交通等部门召开视频调度会,通过“智慧应急”平台实时监控12个地质灾害点;另一方面,连夜起草《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217个村(社区)网格群。从凌晨3点到上午10点,他只休息了20分钟,却确保了全县10小时内转移群众3200余人,实现“零伤亡”目标。事后,一位老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这‘统筹经’念得好,把‘紧急事’办成了‘安心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主动跳出“文秘舒适圈”,探索“文秘+业务”双提升模式。2023年,他牵头组建“县委办青年研学小组”,每月开展“政策沙龙”,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落地难点”“优化营商环境痛点”等主题开展研讨,形成《关于*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基层减负“痛点”问题清单》等12篇调研成果,其中8篇被纳入县委决策参考。2024年,针对基层反映的“督查检查过多过频”问题,他带领小组深入15个部门、10个乡镇蹲点调研,发现部分单位存在“重留痕轻实效”“同一事项重复督查”等问题,提出“督查事项准入制”“结果共享平台”等6条整改建议,推动全县督查事项压减40%,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

在协调各方时,他始终秉持“将心比心”的工作理念。2024年筹备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期间,某乡镇因道路施工导致观摩路线受阻,乡镇主要领导急得团团转。他得知情况后,一边协调交通部门调派大型机械连夜抢修,一边建议调整观摩顺序,将“产业园区”与“美丽宜居村庄”两个点位合并讲解,既保证了进度,又突出了“农旅融合”主题。现场会结束后,该乡镇党委书记发来短信:“小*不仅帮我们解决了问题,更教会了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工作方法。”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