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科技局长现实表现材料(7500字)

浏览量:104

发布时间:2025-07-31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深知,作为科技战线的领导干部,肩负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年来,我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全县科技创新事业之中,现将具体表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领航,筑牢政治忠诚根基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科技工作的领导者,我深刻认识到必须首先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确保科技创新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我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用以凝心铸魂、定向领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科技系统不折不扣落地生根。我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自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县科技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和县域发展大局。

(一)理论武装系统深入,信仰信念坚实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我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围绕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这一核心目标,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机制。全年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次、组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次、带头讲专题党课*次,全面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权威著作。通过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本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读深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入学习中,不断校准思想坐标,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大风大浪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持续加强对党忠诚教育,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身言行,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的成果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二)政治立场鲜明坚定,核心意识高度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我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刻认识并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要求,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在科技工作的谋划、决策和执行各个环节,都时刻审视政治立场是否正确、政治方向是否偏航,确保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资源配置、科技项目实施始终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尤其在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研究重大科技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并按规定程序报备或报批。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统一,珍惜和维护班子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注重与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协调,主动补位不缺位、补台不拆台,合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政治生态,确保科技局班子成为一个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道德修为持续砥砺,修身律己固本培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谆谆教导,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政、以德服人,不断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注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涵养高尚情操,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保持健康生活情趣和高尚精神追求。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的关系时,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做到界限分明、公私分明。坚持严于律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培养良好家风,严格管束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将个人追求融入为人民服务和为科技事业奋斗之中,保持坦荡磊落的为人处世之道,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作风形象赢得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二、创新赋能,构建区域科技高地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战略思想作为核心工作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过去一年,我带领全局同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提升科技支撑引领发展能力为核心,着力在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攻坚克难,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我们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牢牢牵住这个“牛鼻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将重点履职成效汇报如下:

(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坚持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系统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全链条提升。一是聚焦创造提质,量质并举激发源泉活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及省市县配套政策,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培育引导机制。通过靶向辅导、资源倾斜、政策激励等措施,重点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布局。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库,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有效提升了发明专利申请占比、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维持率。全年实现专利授权量*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同比增长*%;商标有效注册量达*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明显,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聚焦运用增效,多措并举转化市场价值。积极搭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作价入股等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知产”变“资产”。指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标准化布局、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国际竞争,提升知识产权收益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广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有效分散创新风险。全年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万元,知识产权转让许可合同金额*万元,专利产品产值占比稳步提高。三是聚焦保护强化,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治力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专利非正常申请及展会、电商等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维权援助体系,提供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显著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全县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二)创新主体矩阵构建迈上全新台阶。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我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重要指示,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一是梯度培育精准发力,结构优化动能增强。深入实施高企培育“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苗计划”,建立分层分类、动态管理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围绕“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发展路径,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扶持政策和服务举措。重点加强研发费用归集辅导、知识产权规划、科技金融对接等关键环节支持。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家,同比增长58%;新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累计突破3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创新主体梯队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二是研发投入主体激活,内生动能显著提升。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后补助、风险补偿、创新券等多种工具,引导和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研发机构。通过“科技干部包联企业”机制,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和“一对一”辅导。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支出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三是平台载体提级赋能,承载能级跨越提升。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高能级研发平台。指导*公司成功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推动*经开区与*大学共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教授团队5个,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2项。大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新建“*新材料中试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公共技术平台”等县级以上创新平台8个。全县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5家,有效提升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承载能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