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07-06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县人大专门组织调研组莅临我县调研政府债务管理工作,这既是对全县财政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有力监督和指导。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代表长期以来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结合全县政府债务管理实际,从三个方面作汇报: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政府债务是财政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领域。
(一)政府债务管理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府债务的合理支撑。从基础设施补短板到民生领域提质效,从产业转型促升级到乡村振兴强根基,政府债务资金在弥补建设资金缺口、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三年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XX亿元,支持了XX产业园、XX水库、XX公路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县域基础设施条件,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领域,债务资金的精准投入为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能够将有限资金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力抓手。
(二)政府债务管理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核心抓手。债务风险具有隐蔽性强、传导性快、破坏性大的特点。近年来,个别地区因债务管控不力导致财政运行困难,甚至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教训极为深刻。我县始终树牢底线思维,将债务风险指标纳入县政府重点监测范围,建立风险等级预警机制,通过动态监测债务余额、偿债能力、项目收益等关键指标,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在具体实践中,财政部门联合发改、审计等部门定期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确保债务率、负债率等关键指标始终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全县政府债务余额XX亿元,债务率XX%,负债率XX%,均处于安全区间。同时,我县创新建立债务化解长效机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优化支出结构、设立偿债准备金等措施,确保偿债资金来源稳定可靠。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债务风险防控体系,既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政府债务管理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现实检验。政府债务管理既考验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检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信用水平。我县坚持把债务管理作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建立借、用、管、还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债务管理从规模控制向效益导向转变。在债券项目申报环节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项目库动态管理,优先支持收益平衡、风险可控的公益性项目,确保每一笔债务资金都对应优质项目。在资金使用环节推行穿透式监管,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并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在还本付息环节落实政府统筹、部门负责机制,将偿债责任纳入部门考核,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XX产业园建设中,通过债贷组合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既放大了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又通过项目收益覆盖了债务成本,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债务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更彰显了政府治理能力和信用建设的显著成效。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构建政府债务管理闭环体系
近年来,我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风险防控为生命线,以效能提升为落脚点,初步构建起制度完备、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债务管理体系。
(一)以制度建设筑牢债务管理根基。针对债务管理中的制度空白与执行短板,我县系统构建了全周期管控体系,通过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X项核心制度,织密了从债务生成到消亡的闭环管理网络。在债务入口端建立三重防火墙,通过债务限额管理划定举债天花板,依托风险评估机制对项目可行性开展多维度论证,实施集体决策程序要求所有新增债务必须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同步报送县人大备案,从源头上杜绝盲目举债。在资金使用环节创新动态监管模式,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债券资金使用全程,构建项目进度—资金拨付—收益实现的数字化监测体系,对偏离预期目标的项目及时预警纠偏。在债务偿还层面强化财政硬约束,通过将还本付息资金全额纳入年度预算、设立不低于债务余额3%的偿债准备金等制度设计,确保每一笔到期债务都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和偿付路径,近三年累计按期偿还债务本息XX亿元,未发生一起违约事件。
(二)构建多层次风险防控体系。我县创新建立债务风险三维防御机制,将风险管控贯穿政府投融资全过程。在预警监测维度,开发智能化债务监管平台,对债务率、利息负担率、财政流动性等8项核心指标实施动态预警,累计向xx个超警戒线单位发送风险提示函并暂停新增融资权限。在透明化治理维度,打造阳光债务信息平台,按季度公开债务规模、资金投向、还款来源等xx项关键信息,三年来累计发布债务专项审计报告x份,相关做法被省财政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在隐性债务治理维度打出组合拳,建立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项目合规性审查—融资行为审计三道防线,否决超财力建设项目xx个,清理违规融资平台公司7家,推动XX亿元存量隐性债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置换重组,全县债务率始终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