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05-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分享工作经验。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培育、多元共治格局构建,全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造“幸福新社区”。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聚焦组织建设强根基,织密基层治理“组织网”
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关键在党,核心在组织体系建设。我区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组织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织密组织架构、下沉专业力量、强化闭环管理,构建起严密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组织基础。
(一)优化组织架构,延伸治理触角。一是健全五级组织体系。牢固树立党组织建在网格理念,构建“XX个街道党工委—XX个社区党组织—XX个小区(网格)党支部—XX个楼栋党小组—XX个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通过将党组织扎根网格、党员嵌入网格,实现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全覆盖,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与力量,有效提升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科学划分治理网格。依据城市老旧小区与等级物业小区住户规模差异,合理划定XX个社区网格,并按“一格一员”标准,精准配备XX名专职网格员。同时,整合公安、信访等多部门XX名专业力量下沉社区,同步公示专属网格员信息,确保群众诉求有处反映、问题有人解决,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三是创新网格管理模式。持续深化“12345热线+网格化”改革成果,运用“八定”工作法与“三拍”解决法,构建“发现—解决—督考”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XX条民生诉求渠道受理案件XX件,办结XX件;社会治理网格及智慧城管主动发现问题XX件,办结XX件,显著提升问题处置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二)强化资源整合,夯实治理基础。一是统筹调配各方资源。建立资源统筹协调机制,整合辖区内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优先保障基层治理需求。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物质保障。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改善社区办公场所、活动场地等硬件条件。同时,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管理。规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打造集党员教育、群众服务、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加强对阵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阵地作用有效发挥,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三)推动制度创新,规范治理流程。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结合基层治理实际,制定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相关制度,涵盖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工作运行等多个方面,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制度遵循。二是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基层治理各环节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与要求,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通过规范流程,减少工作随意性,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确保制度落地见效,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二、聚焦骨干培育增动能,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
基层干部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我区深知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成效,因此在基层干部选育管用上持续发力,通过储备后备力量、强化教育培训、发挥示范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基层治理“先锋队”。
(一)拓宽选任渠道,充实后备力量。一是精准摸排储备人才。按照“1职2备”标准,组织XX个街道深入开展社区“两委”成员后备力量摸排工作。通过个别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挖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离退休公职人员等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XX人纳入后备人才库,为社区“两委”换届提供充足人才储备。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及时调整补充,确保后备人才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加强对后备人才的跟踪培养,为其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帮助其快速成长。三是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优化社区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注重从后备人才中选拔优秀人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通过选拔任用优秀人才,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升能力素质。一是构建三级培训体系。建立“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面培训—小班专项培训”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区级层面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区直单位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采用“主课堂面授+分课堂直播”形式,培训XX人次;街道党校每月制定培训计划,对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开设群众工作、矛盾调解等实务课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活动XX期,培训XX人次。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形式。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安排党的理论政策、基层治理知识等理论课程,又设置实务讲授、实景教学、实例研讨等实践课程。在培训形式上,采用专家授课、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培训效果评估。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通过考试考核、学员反馈、工作实践检验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