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0
发布时间:2025-04-2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主任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动员全市人大系统以“创新提升年”为抓手,奋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各委室汇报了2025年工作打算。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充分肯定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成效。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立法质量持续提升。制定《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5部,修改《XX市物业管理条例》等3部,开展立法调研12项,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二是监督实效不断增强。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8项,开展执法检查6次、专题询问3次,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精准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代表作用有效发挥。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326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20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180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身边事680余件;代表提出议案建议426件,办复率达100%。四是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开展“人大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组成人员守则等制度12项;举办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人大干部和代表800余人次;在全省人大系统创新工作评比中,我市“立法听证会”“代表履职积分制”等5项创新获评一等奖。
(二)深刻分析当前人大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当前,人大工作正处于多重机遇叠加期:从政治层面看,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实践层面看,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领域的作用更加凸显;从技术层面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为人大工作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立法工作与改革发展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增强,代表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人大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还需提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四个贯穿始终”:一是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始终,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三是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穿始终,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四是把坚持守正创新贯穿始终,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高质量立法护航改革发展。一要突出立法重点。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新质生产力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重点领域,制定《XX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XX市社会治理条例》等5部法规,修改《XX市城市管理条例》等3部法规,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二要创新立法机制。完善“立法专班”制度,对重点法规项目,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委室、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组成专班,集中攻坚;推行“立法听证会”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草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立“立法评估”制度,对实施满两年的法规进行“回头看”,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三要彰显地方特色。立足XX实际,突出“小快灵”“小切口”,制定《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XX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特色法规,打造具有XX辨识度的立法成果。
(二)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一要聚焦中心工作。围绕“项目攻坚年”“产业突破年”部署,对重大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开展专项监督;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进行跟踪监督;围绕“民生改善”目标,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实事开展持续监督。二要创新监督方式。推行“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机制,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开;建立“监督调研”机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整改建议”,跟踪督促整改;开展“第三方评估”,对专业性强的监督事项,委托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评估,提高监督科学化水平。三要增强监督刚性。完善“监督意见落实”制度,对常委会审议意见、监督建议办理情况,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依法启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