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3
发布时间:2025-11-0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专题研讨会上,与各位共同探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这一关乎我们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和根本优势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从“围绕中心”的表层结合,迈向“融为一体”的深层融合,不仅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应对复杂严峻市场挑战、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我结合集团公司的实践与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深刻认识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与时代内涵,筑牢思想根基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建与生产经营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党建工作如果脱离生产经营实际,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陷入“空对空”的形式主义;生产经营如果离开党的引领,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灵魂,甚至偏离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深度融合,其核心要义在于“深度”,它要求我们打破以往可能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是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在目标上同向、部署上同步、工作上同频、成果上同效。
这种融合,体现在战略层面,就是要确保企业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始终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自觉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体现在执行层面,就是要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治理效能;体现在价值层面,就是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起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与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在当前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深度融合,来统一思想、稳定队伍、攻坚克难,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也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二、客观审视当前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找准发力方向
在肯定我们过去在结合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直面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挑战。坦率地说,在一些领域、一些层面,“两张皮”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时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工作计划、部署落实上还是“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缺乏系统性的统筹谋划;有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陈旧,与项目攻坚、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中心任务结合不够紧密,吸引力、感染力不足,难以引起业务骨干和一线员工的共鸣;部分党员干部对“一岗双责”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认为党建工作是书记、是党务部门的事,未能将分管领域的党建责任与业务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在考核评价上,党建工作与经营业绩考核有时未能实现有效联动,导致“重业务、轻党建”或“党建好等于业务好”的简单化倾向依然存在。这些问题,究其根源,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原因,更有能力方法不适应的制约。正是这些堵点、难点,构成了我们推动深度融合必须着力破解的关键环节。
三、明确深度融合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把稳行动之舵
面向未来,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内在规律,确立清晰的行动指南。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本路径,将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融入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创新驱动、风险防控各方面,努力构建目标一致、协同联动、价值共创的党建与业务发展新格局。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原则。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紧贴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党建工作,以破解发展难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成效彰显党建价值。四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和发扬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探索符合企业特点、深受员工欢迎的新载体、新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