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5
发布时间:2025-10-15
同志们:
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下面我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升华和思想结晶,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党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检验我们“四个意识”牢不牢、“四个自信”坚不坚定的重要标尺。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就是要把握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理解好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系统观念,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我们的监督工作,就是要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县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
二、聚焦职责使命,精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的目标定位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监督保障职责。我们的定位不是替代职能部门去“种树治污”,而是要当好“护林员”和“啄木鸟”,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当前,我县正处于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的关键收官阶段。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稳定在98%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5%以上。这些指标既是发展的“成绩单”,更是对人民的“军令状”。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围绕这些硬指标、硬任务,精准定位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是监督责任落实。紧盯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情况。要看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否停留在口号上,看生态环保责任清单是否成为“一纸空文”,看年度目标任务是否层层压实。特别是对新近发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要督促相关单位深入学习、严格执行,确保督察发现的问题真整改、全整改、改到位。二是监督政策执行。聚焦中央和省市关于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要深入一线,对标对表,看重大环保项目推进是否得力,专项资金使用是否规范高效,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虚假整改、表面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三是监督权力运行。将生态环保领域作为监督的重点,紧盯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执法监管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严防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要严肃查处在环保评估、工程招投标、排污许可等环节中存在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坚决斩断伸向生态环保领域的腐败黑手。
三、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监督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监督理念和方式方法,着力构建点上精准发力、线上延伸辐射、面上有效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立体监督工作格局。
一是在“点”上精准发力,紧盯“关键少数”和突出问题。监督的“探头”要精准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的“关键少数”,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通过谈心谈话、查阅资料、下沉调研等方式,动态掌握其履职情况。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直查快办。要深挖彻查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尤其要严厉打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生态吃生态”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据统计,2024年至2025年10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线索35件,立案审查调查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其中涉及科级及以上干部5人。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对生态环保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必须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二是在“线”上延伸辐射,推动部门协同和全链条监督。单打独斗难以形成监督合力。我们要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的“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要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探索建设我县“智慧监督”平台生态环保监督模块。这个平台要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全县主要污染源、生态红线、重点项目等关键点位的实时动态监测。通过数据比对和智能分析,平台能够自动预警环境异常、项目滞后、资金使用异常等风险点,为我们开展精准监督、靶向监督提供“千里眼”和“顺风耳”,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从被动发现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三是在“面”上有效覆盖,深化系统治理和以案促改。查办案件不是监督的终点,推动系统性治理、实现长效常治才是根本目的。我们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针对查办的典型案件,不能就案办案、一查了之,而要深入剖析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监管短板和责任缺位问题。要及时向涉案单位及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切实把“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落到实处。同时,要选取代表性强、警示教育意义深刻的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忏悔录、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曝光,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
同志们,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是我们的共同责任,纪检监察机关更是责无旁贷。让我们以此次集中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