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10-14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规划专题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关键词,专题研讨“新时代如何深刻理解与系统把握‘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要义”,为科学擘画集团未来五年党群工作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要求。在集团迈向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人的向心力、提升人的战斗力。因此,将这一核心要义融入“十五五”规划,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驱动集团基业长青的根本动力。
一、回归本源:深刻理解“党建是做人的工作”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内部改革的艰巨性、科技革命的颠覆性前所未有。“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命题,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时代内涵。
(一)人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要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其载体是技术、资本和数据,但其真正的源头和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无论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还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都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人才队伍。我们集团作为国家在先进制造和能源安全领域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在载人航天、核能技术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家任务。这些尖端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思想引领、组织凝聚、文化感召,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锻造成一支敢于创新、善于攻坚、忠诚奉献的铁军,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二)人是企业战略的最终落脚点。集团的“十五五”战略蓝图,无论是构建*科创走廊,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还是建设“*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保障国家能源大动脉安全畅通,最终都要靠每一位员工的执行和落实。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全体员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集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党群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把宏伟的战略目标,转化为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岗位上“人”的具体行动。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将战略意图传导至神经末梢;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愿景紧密结合,确保集团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三)人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塑造者。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体现在每一位员工言谈举止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党建工作正是塑造这种先进文化的熔炉。它通过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深入人心的典型选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敬业、精益、创新、奉献的工匠精神,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一个充满正能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立足当前:“做人的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在“做人的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挑战。
(一)工作理念与新时代要求存在“温差”。部分党务工作者和业务干部对“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认识不深、理解不透,仍然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思维。有的将党建工作视为“软指标”,与业务经营割裂开来,认为是“务虚”的额外负担,导致“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在工作中,重程序、轻实效,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开会、发文、建档,对如何深入到人、影响到人、激励到人思考不深、办法不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问题。
(二)工作方式与数字化浪潮存在“时差”。当前,集团的经营管理、科技研发已全面拥抱数字化,但我们的党群工作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还相对滞后。不少基层组织的管理模式依旧传统,依赖“人海战术”和手工台账,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工作效率不高。缺乏一个统一、高效、智能的党群业务系统,难以对党员队伍状况、职工思想动态、基层组织活力等进行实时、精准的“数据画像”和科学分析,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精准性有待加强。
(三)工作效能与高质量发展存在“落差”。尽管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党建工作,但其成效如何量化、如何与经营业绩有效挂钩,始终是一个难题。截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反思,党建工作在其中贡献了多少“可测量”的价值?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真正转化为了破解生产经营难题、推动科技创新的硬核成果?党建引领效果的彰显、特色品牌的提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