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法规科长在2025年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

浏览量:53

发布时间:2025-09-2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日,能参与此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体学习,我倍感荣幸,内心亦深受教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尤其是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深刻论述,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革命岁月。那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一座巍峨不倒的精神丰碑,它时刻警醒着我们:今日的和平安宁与繁荣发展,是无数革命先烈以坚定的信仰、严明的纪律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结合国家局、*省局及*市局(公司)半年工作会的部署,以及会上通报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我深刻地将这些学习内容与我的岗位职责——法规科的工作紧密相连,进行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对表”与“工作复盘”。接下来,我将从认识体会、反思剖析和下步打算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详细汇报我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一、关于学习的深刻体会与感悟

法规工作,远非简单的条文制定、执行与监督,它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使命的践行。过去,我或许曾陷入事务主义的窠臼,将法规工作视为机械地确保条文被遵守。但此次学习,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我认知的盲区,使我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首先,法规工作必须具备“战时”的清醒头脑与“战士”的坚定自觉。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论述,让我深刻领悟到,铁的纪律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当前,行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战场”之上。对内,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对外,新型业态的冲击、市场竞争的加剧、综合治理要求的日益严格,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作为法规科科长,我所守护的“法规”与“纪律”,就是我们在这场持久战中的坚固“防御工事”与明确“战斗准则”。它们绝非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保障行业健康运行、维护国家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的鲜活生命线。任何对规则的漠视、变通与规避,都是在动摇我们的“战斗根基”,都是在侵蚀我们事业的基石。

其次,法规工作必须彰显“民心”的导向与“服务”的温度。从总书记在山西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到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切,无不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观我们的工作,法规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严谨的执行,更在于人心向背的考量。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脱离了一线实际,让基层同志和零售客户感到“繁琐难懂、高高在上”,那么制度的善意就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抵触情绪。因此,法规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程序上的“严丝合缝”,更要追求效果上的“春风化雨”。我们要在严格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主动靠前服务,为一线经营减负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温暖的法治保障,让法规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强大动力。

再者,法规工作必须秉持“创新”的精神与“发展”的眼光。时代在不断进步,行业在持续发展,法规工作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法规工作而言,创新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行业动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法规制定与执行模式。例如,面对新型业态的涌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老办法去应对,而要深入研究其特点,制定出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还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到法规工作对于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完善法规体系,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法规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活力,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发展大局。

二、关于差距的深刻检视与剖析

对照总书记的殷切要求,对照*省局(公司)会议的明确指引,再反观那些典型案例中当事人的堕落轨迹,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深感自身在思想和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差距与短板。

(一)在政治立场上,我的敏锐性和穿透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时,我会不自觉地将法规工作视为单纯的业务工作,而忽视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政治属性。在审核一份市场管理文件时,我可能更多地关注了其法律逻辑的完整性、条款操作的可行性,却对于这项规定将如何影响当地营商环境的政治生态、如何体现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等深层次问题,思考得不够深入、不够主动。这种“就法规论法规”的思维定式,实质上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的表现,是我必须深刻反思并努力改正的。

(二)在思想认识上,我的自我革命警觉性还不够高。看到案例中一些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我深知其根子在于思想的“总开关”松动了。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温水煮青蛙”的风险?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后,是否会滋生“差不多就行了”的自满情绪?在面对一些疑难复杂问题时,是否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心态?这种思想上的惰性,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是侵蚀党性、削弱斗争精神的“蚁穴”。我必须高度警惕,时常清扫思想上的灰尘,保持思想的纯洁与先进。

(三)在纪律作风上,“深入一线”的泥土味还不够浓。我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审文件,虽然也组织调研,但有时只是“走马观花”,缺乏“下马看花”的深入与细致。对基层执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零售客户对政策的真实感受和期盼,掌握得还不够鲜活、不够精准。这本质上是一种作风上的漂浮,是官僚主义的潜在表现。这样的工作作风,制定的规则就可能“水土不服”,难以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