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9
发布时间:2025-09-08
高举思想旗帜,砥砺奋进新征程
同志们:
根据本次专题学习安排,我就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第五卷集中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作为镇党委书记,必须带头深学细悟、笃信力行,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务实举措。
一、深学细悟铸忠诚,把稳中国式现代化前进之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基层党委,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原则和根本保证,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镇一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能否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要义,并将其与本地区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直接关系到国家宏伟蓝图在基层的落地见效。因此,我们必须将学习第五卷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镇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文献。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重点把握关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原则,深刻领会其对我们乡镇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分析*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深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新思路、新举措。要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筑牢全镇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偏向、不走样、不变通。
(二)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执政能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越要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第五卷中关于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应对风险挑战、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镇党委书记,必须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善于将*镇的工作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确保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层保障。
(三)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五卷通篇贯穿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民生为大”的价值理念熠熠生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推动*镇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的磅礴力量。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镇的实践中充分展现其造福于民的本质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改革创新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对于*镇而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第五卷中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紧密结合*镇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镇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聚焦重点领域,破解发展瓶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我们要认真学习第五卷中关于经济工作、农业农村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结合*镇实际,着力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下功夫。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空间。要勇于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消除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通过改革释放红利,为*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培育新兴动能,提升发展质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第五卷中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镇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科学谋划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产业、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引进和培育实用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扩大开放层次,拓展发展空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即使作为基层乡镇,也要具备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我们要深刻理解第五卷中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加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项目。要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要优化对外开放软环境,提升对外来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为*镇发展引入外部活水,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健全机制保障,巩固改革成果。改革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制度的完善。第五卷中关于法治中国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于法有据、运行有效。要及时将改革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要完善改革落实机制,加强督查问效,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锐意改革的积极性,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三、从严治党强根基,锻造过硬领导核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五卷中专设“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专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重大任务。作为镇党委书记,必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把全镇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推进*镇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强化政治建设,维护集中统一。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头雁”效应。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统筹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其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持续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我们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要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动工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改进作风的成效,奋力谱写*镇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基层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