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25-05-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干部干事创业指明方向。全国组织部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将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近年来,*市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积极探索容错纠错机制创新实践,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从被动纠错向主动护航转变,为干部担当作为注入强劲动力。现将相关经验汇报如下:
一、突出顶层设计,筑牢制度根基,激发先行活力
制度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为破解容错纠错机制运行中的堵点难点,XX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度空白、流程短板、执行偏差等问题,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构建起权责清晰、程序规范、运行高效的容错纠错体系,为干部先行先试吃下“定心丸”。
(一)健全制度体系,明确权责边界。一是完善制度框架。针对原有容错机制适用对象模糊、范围界定不清等问题,XX市修订《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和试错备案实施办法》,从正反双向划定容错边界,明确适用情形与负面清单。通过建立“前期评估—中期审查—后期监督”全链条管理机制,将容错纠错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近三年累计优化调整制度条款12项,确保制度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二是细化责任分工。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明确组织、纪检、审计等12个部门在容错纠错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疑难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有效提升容错纠错工作效率,2024年累计召开联席会议8次,解决复杂问题23件。三是强化制度衔接。注重容错纠错机制与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等制度的有机衔接,将容错纠错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制定配套实施细则5项,确保制度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闭环。
(二)优化运行流程,提升工作质效。一是规范工作程序。按照“启动、调查、认定、反馈、归档、监督回访”六步法,细化容错纠错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推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对每件容错事项进行独立研判,确保处理结果公平公正。2023-2024年,累计受理容错备案申请35件,按期办结率达100%。二是加强过程管控。建立全流程监督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容错事项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流程规范、过程透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容错事项进行综合评估,为优化工作流程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容错纠错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向当事人和所在单位反馈处理结果,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对容错纠错案例进行定期梳理总结,形成典型案例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已收录典型案例18个,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三)强化以案释规,明晰政策导向。一是挖掘典型案例。组织力量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的容错纠错案例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邀请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组成评审组,对案例进行专业评估,确保案例质量。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案例背景和处理过程,为案例编写提供详实素材。二是编发指导手册。将精选的案例汇编成《容错纠错典型案例指导手册》,从案例背景、处理过程、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界限。手册印发至全市各单位,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教材,累计发放5000余册,实现干部学习全覆盖。三是开展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干部学习典型案例,提高对容错纠错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案例解读文章和视频,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2024年,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5场次,参训干部达3000余人次。
二、强化精准运用,完善工作机制,解除后顾之忧
精准是容错纠错工作的生命线。XX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精准识别、科学纠错、合理问责三个维度发力,构建起精准高效的容错纠错工作机制,确保容错纠错工作既体现组织关怀,又维护纪律严肃性,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精准识别容错情形,把准政策尺度。一是细化认定标准。制定《容错情形认定细则》,从问题性质、主观动机、政策依据等8个方面建立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明确9类可容错具体情形和5类不予容错负面清单。建立专家咨询库,对复杂疑难问题进行专业论证,提高认定准确性。2024年,通过专家论证解决疑难问题7件。二是规范认定程序。建立“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机制,对容错申请进行严格把关。组织部门牵头成立联合审查组,对申请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部分事项进行独立评估,确保认定结果客观公正。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及时对容错情形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完善。建立政策执行情况跟踪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基层反馈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近三年,累计调整完善容错情形3次,新增适用情形4类。
(二)科学实施纠错措施,提升纠错实效。一是制定个性化方案。对认定为可容错的事项,逐一制定纠错方案,明确纠错目标、措施和时限。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对重点难点问题由领导干部牵头负责,确保纠错工作有序推进。2023-2024年,累计制定个性化纠错方案22个,完成整改任务18项。二是强化跟踪监督。建立纠错工作台账,对纠错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整改进展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提醒,督促限期整改。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纠错工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推动建章立制。注重从纠错工作中发现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推动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2024年,通过纠错工作推动建立健全制度12项,有效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