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市长在2025年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2

发布时间:2025-05-03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汲取近期国内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刚才,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情况,相关地区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具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警钟长鸣,切实增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

(一)成绩值得肯定,但风险隐患依然突出。一是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责任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明确42个部门监管职责,实现责任“全覆盖、无死角”。二是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开展危化品、城镇燃气、自建房等“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改隐患2.8万处,关闭取缔企业45家,罚款金额同比增长30%。三是基层基础持续夯实。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平台,整合危化品监测、森林防火等12个系统,实现“一网统管”;组建专业救援队伍25支,开展应急演练1200场次,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二)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保持高度警醒。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企业存在“重生产、轻安全”心理,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走过场,员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监管执法存在短板。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人员缺乏,对新型风险研判不足,部分行业领域出现“监管真空”。三是季节性风险叠加。当前正值岁末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频发,用火用电需求激增,加之春节临近,人流物流车流集中,火灾、交通、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

(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扛起政治责任。从全国看,近期多地发生厂房爆炸、燃气泄漏等重大事故,暴露出设备老化、违规动火、应急处置不当等共性问题。从全省看,省安委会通报指出,我市在危化品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风险指数排名靠前。从全市看,去年以来发生的多起事故,集中反映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宽松软”等深层次矛盾。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生产作为“国之大者”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打好安全防范主动仗攻坚战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必须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治理,坚决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深化专项整治,坚决消除重点领域风险。一是危化品领域。开展“全链条”排查整治,对硝化、氯化等高危工艺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改造,年内完成10家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升级。二是城镇燃气领域。推进“瓶改管”“气改电”工程,对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三是交通运输领域。深化“两客一危一货”专项治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加快推进国省道平交路口“五个一”工程(一组标志标线、一块警示牌、一盏爆闪灯、一段减速带、一面凸面镜)。四是消防领域。紧盯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九小场所”,开展“拆窗破网”行动,整治违规住人、电动车进楼入户等问题。

(二)强化监管执法,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一是构建智慧监管体系。深化“互联网+执法”应用,整合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城镇燃气泄漏报警平台、建筑施工安全监控终端,构建“一网统管”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对高风险企业实施“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控,对报警信息实行“30分钟响应、2小时处置、24小时复查”闭环管理,年内实现重点企业AI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建立“执法对象库+执法人员库+法规标准库”三库联动机制,开发“执法小程序”,实现现场检查、证据固定、文书生成全流程电子化,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柔性执法。二是实施精准执法攻坚。开展“利剑-2025”专项行动,建立“隐患台账+整改清单+处罚案例”数据库,对重大隐患企业落实“一案双罚+行刑衔接”,既追究企业主体责任,又倒查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对典型案例在市级媒体开设“安全曝光台”专栏每周曝光,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建立“执法质量评查”制度,每月对执法案卷进行“法律适用、程序规范、自由裁量”三维评查,对优秀案卷编制《执法范例汇编》,对问题案卷实行“退回重办+通报批评”。三是完善社会共治机制。升级“12350”举报平台功能,开发微信小程序举报端口,对核实有效的举报奖励金额提高至50万元,并实行“加密处理+单线联系+现金奖励”保密措施,彻底消除举报人顾虑。建立“安全吹哨人”制度,在重点企业培养1000名内部安全监督员,每月发放通讯补贴,对重大隐患举报人额外给予晋级奖励,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担任“安全特约监督员”,构建“全民监督+专业执法”的立体化监管网络。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