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心得体会

浏览量:84

发布时间:2025-10-23

时维金秋,序属三商。2025年的这个十月,我有幸捧读了新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犹如一座巍然矗立于时代洪流中的思想灯塔,为我等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普通工作者,提供了校准人生航向、看清发展航道的定盘星与指南针。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深感其不仅是“国之大者”的宏伟蓝图,更是淬炼个人党性、提升工作本领的“心学”要义。结合近期的学习,我愿从个人角度,浅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与感悟。

一、深刻认识思想伟力是校准航向的根本前提

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常会陷入一种“事务主义”的迷思:每日忙于处理手头的具体任务,却偶尔会感到迷茫,不清楚工作的终极意义和方向在哪里。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基层治理的“硬骨头”和发展中的新挑战时,有时会感到本领恐慌和路径依赖。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我而言,首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出发”和“走向何方”的根本问题。

这部著作系统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其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对我个人来说,学习它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补钙。它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种领悟并非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的论述、一个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真切地感受到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前,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何等的关键。这为我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内心确信。书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关于高质量发展、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清晰地勾勒出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壮阔前景。它让我明白,我所在的*单位,我所从事的组织工作,并非孤立的点,而是宏伟蓝图中的一块重要拼图。例如,当我读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专题时,我对自己肩负的管党治党责任有了更敬畏、更清晰的认知。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将个人的奋斗坐标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宏大坐标系中,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筑牢信仰之基。

二、坚持学思践悟结合是提升本领的关键路径

领悟了学习的重要性,接踵而至的问题便是如何学深、学透,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指导实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博大精深,绝非浅尝辄止所能领会。结合*党建等媒体刊载的一些学习方法,以及我个人的实践,我认为应当在“学、思、悟”三个层面下足功夫。

首先是原原本本“学”。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发现,只有沉下心来,逐篇逐句地研读,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蕴含的深邃思想、严密逻辑和为民情怀。比如,书中关于人民至上的论述,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要求中。这种原汁原味地学习,避免了知识在转述过程中的衰减,是理解核心要义的基础。

其次是联系实际“思”。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理论与实际“两张皮”。我时常在深夜合上书本,反思白天的所见所闻。比如,书中提到要增强系统观念,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时,是否有时只注重了单个干部的选拔,而忽略了班子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梯队建设的长远布局?当我读到要将群众路线延伸到“街头巷尾”时,我会反思自己深入基层的时间够不够多,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身入”更“心入”?这种结合工作实际的思考,让理论知识变得立体和鲜活,也让我看清了自身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

再者是创新方法“悟”。身处2025年的数字化浪潮中,学习方式也在不断革新。除了参加单位组织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会等传统形式,我也积极尝试利用一些新兴的数字化学习工具。例如,我发现一些新开发的学习平台上,已经出现了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专题知识图谱和AI智能问答功能。通过这些工具,我可以围绕某个特定主题进行脉络梳理和深度检索,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广度。这种将传统学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我更快地从“知其然”迈向“知其所以然”的“悟”的境界,真正将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工作方法。

三、躬身入局主动作为是书写答卷的最终落点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如果学习成果仅仅停留在笔记上、止步于思想中,那便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对我而言,“学了怎么办”的答案只有一个:起而行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第一,要体现为工作站位的提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组织工作必须胸怀大局、服务大局。在谋划*地区明年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时,我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地的需求,而是自觉地将之与国家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总体要求对标对表,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圈的协同发展战略。这种站位的提升,让我的工作格局豁然开朗。

第二,要体现为服务群众的赤诚。书中处处流淌的深厚人民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它时刻提醒我,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人民。正如*党建文章所言,要“在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中坚定为民信仰”。这意味着我必须主动走出办公室,用脚步丈量民情。无论是参与乡村振兴的驻村干部选派,还是处理群众反映的基层党组织问题,我都会首先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群众是否满意?我要求自己,要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诠释“一切为了人民”的承诺。

第三,要体现为攻坚克难的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第五卷中关于斗争精神的论述,给予我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智慧。在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这项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数据壁垒、技术瓶颈和部分干部群众不适应等多重困难。过去,我可能会有畏难情绪。但现在,我将此视为锤炼斗争精神、增强实践本领的“练兵场”。我主动牵头,与同事们一道,深入*区和*街道的多个社区进行调研,倾听一线人员和居民的真实声音,反复优化方案,拿出“干成事”的干劲、凝聚“干成事”的智慧,最终推动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总而言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远航,更是一次行动的誓师。这部著作所提供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力量,已然成为我个人成长和工作的宝贵财富。前路漫漫,学习无止境,实践无穷期。我将继续把这部经典著作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在思想的灯塔照耀下,不断校准自己的航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