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7
发布时间:2025-10-23
2025年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组织的专题学习班,与各位同志一道,系统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于今年新出版的权威著作,集中反映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捧读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经典,如同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这部著作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个人学习思考,从“为什么要学、如何学、学了怎么办”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为什么学
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即“为何而学”。在我看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政治要求,更是个人成长、应对挑战、履行使命的内在需要。
其一,这是新征程上理论武装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从2022年5月到2024年12月这段关键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壮阔历程。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部著作系统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金钥匙”。不学深悟透这部著作,就可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看不清方向,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找不到方法。因此,把这部著作作为案头卷、工具书,是跟上时代步伐、保持理论清醒的必然选择。
其二,这是砥砺初心的精神洗礼的“营养剂”。通读全书,一个最鲜明的特质就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底色。无论是关于社会治理的论述,还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字里行间都充盈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过程。它像一面镜子,帮助我检视自身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是否牢固,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同时,书中关于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经受考验、增强本领提供了精神滋养。这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初心叩问,是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的源头活水。
其三,这是指导实践中行动指南的“导航仪”。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五卷不仅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想方法,为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锐利武器。例如,书中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思考如何在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中找准定位、服务大局指明了方向。面对发展中的新挑战、改革中的硬骨头,只有从这部著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到在工作中既胸怀“国之大者”,又善于抓细抓实,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如何学
解决了“为何学”之后,“如何学”才能学出实效。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是学不到真经的。结合本次学习班的研讨和个人实践,我认为应当在“深、活、通”上下功夫。
首先,原原本本读原著,在系统把握中求“深”。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碎片化、跳跃式地学习,难以窥见理论体系的全貌。我坚持将第五卷91篇文章、18个专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学习,并与前四卷贯通起来,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通过逐篇研读、逐段揣摩,力求准确理解每一篇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避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只有下足这种“笨功夫”,才能真正沉下心来,品味到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理论的无穷魅力。
其次,融会贯通悟原理,在联系实际中求“活”。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坚决杜绝“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在学习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紧密联系我们*省改革发展的大局,联系自己所在领域、所在岗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在学到关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时,我会结合自身在文化宣传领域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如何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这种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思的方式,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具体,也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校准工作思路、谋划发展举措的过程。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