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参加党建工作培训心得感悟(2000字)

浏览量:50

发布时间:2025-10-0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基层党建同志:

大家好!作为奋战在基层党建一线的“排头兵”,我们每天面对的是群众的期盼、组织的重托,肩头扛着的是夯实党建根基、服务发展大局的重任。为期数日的基层党建工作者培训研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充电赋能、答疑解惑。今天,我想结合培训所学与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分享感悟,与大家共同探寻基层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之路。

一、这是一次信仰的“再提纯”,从“文件里的表述”到“骨子里的坚守”

最初接触党建工作时,不少同志和我一样,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要求,更多是停留在“按流程落实”的层面——对照文件准备材料、按照规定完成记录,却未深究其背后“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核心要义。就像在研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时,有同志坦言,此前开展组织生活,有时会因“怕麻烦”“凑次数”而简化流程,觉得只要“不违规”就行,却忽略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让党建真正融入日常、发挥作用。

但在这次培训中,通过“老书记讲党建故事”“先进党组织案例复盘”等环节,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那位在社区坚守20年的老书记,用“党员带头拆违建、解纠纷”的实际行动,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是文件里的文字;那个偏远山村的党支部,通过“党员联户帮困”机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让“战斗堡垒作用”有了鲜活的注脚。在分组讨论“如何让主题党日更有吸引力”时,有位同志分享了自己的转变。以前觉得主题党日“走形式”,培训后才明白,只要把“学思想”与“解民忧”结合起来,比如组织党员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就能让组织生活“活”起来、“实”起来。

这种信仰的“再提纯”,让我们跳出了“被动执行”的思维定式,真正理解了党建工作不是“务虚的口号”,而是“务实的行动”。当信仰从“文件表述”变成“内心坚守”,我们开展党建工作才有了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二、这是一次作风的“再锤炼”,从“怕出问题的顾虑”到“敢闯敢试的担当”

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应对上级检查,又要服务群众需求,有时难免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顾虑。在培训前的调研中,有同志提到,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时,担心“搞创新出问题”,所以宁愿“按部就班”;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时,怕“得罪人”,对个别党员的松散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怕出问题、怕担责任”的心态,一度让基层党建工作陷入“平淡化”的困境。

而此次培训中,“容错纠错机制解读”“党建创新案例分享”等内容,彻底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印象最深的是某街道党工委的案例。他们在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时,最初也遇到了“居民不理解、物业不配合”的难题,甚至有人质疑“党建管得太宽”,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党员逐户走访、反复协商,最终打造出“党组织引领、物业负责、居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培训老师说。“基层党建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为了群众、为了发展,就该大胆试、大胆闯。”

这番话让我们深受触动。在“作风建设”分组研讨时,大家纷纷表态。今后要放下“怕出问题”的包袱,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痛点,主动探索新方法;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回应,不推诿、不敷衍。这种作风的“再锤炼”,让我们明白,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担当,就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用务实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