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办公室干部关于学习体会发言

浏览量:49

发布时间:2025-09-28

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安排,我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个发言。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感悟与反思。作为一名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的干部,每天接触大量的文稿、信息和指令,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事务主义的窠臼,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感受尤为深刻。捧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沉甸甸的著作,我深切感受到,这不仅是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更是滋养精神、启迪智慧、校准方向的“心学”宝典。下面,我从个人角度,谈三点粗浅的体会。

一、在深学细悟中淬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开篇便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也让我对自己肩头的责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书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让我深刻反思,作为一名党办干部,最根本的“定力”源自何处?它源于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源于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学真信。我时常自问,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从政治上看问题、办事情?在处理一件具体的事务时,是仅仅停留在“办结”层面,还是能够思考其背后的政治考量与深远影响?第五卷的学习,像一场及时的思想洗礼,让我跳出“文来文往”的局限,开始学着用系统观念和战略眼光去审视工作。比如,在参与草拟一份关于我县乡村振兴的材料时,我不再仅仅是整合各部门的数据和汇报,而是会对照书中关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系统论述,去思考我县的实践探索与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是否一致,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否存在堵点。这种思想方法的转变,让我体会到理论学习带来的巨大力量。它让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时,内心有了一根“定海神针”,能够更好地辨明方向、保持清醒,这份源自理论武装的定力,千金不换。

二、在躬身实践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在第五卷中反复出现,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内心受到一次触动。书中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让我时常反思,身在机关,离群众的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我是否真正听到了田间地头的呼吸和寻常巷陌的心跳?我所在的*县,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县委的每一项决策部署,最终都要落到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上。第五卷中关于共同富裕的深刻论述,让我认识到,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我们拿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担当,更需要我们俯下身子、沉到一线。我曾参与过一次下乡调研,一位老农拉着我的手,不讲大道理,只说他最愁的灌溉用水问题。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将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原汁原味地反映到决策参考中,推动问题的解决,正是我作为一名党办干部的价值所在。学习第五卷,让我更加坚定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只有把群众的板凳坐热,才能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只有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我们的工作成果最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