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0
发布时间:2025-08-2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的心得体会。今天的发言,我想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和工作汇报,更多地从一个普通青年的视角,谈一谈我内心最真实的一些感受、一些困惑,以及在迷茫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思考和反思。这更像是一份个人成长的阶段性总结,言语浅白,思考未必深刻,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时代的呼唤与责任的“在场”:从“与我有关”到“我必担当”
说实话,在7月初,我们学院组织专题会议,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贺信和党中央的致辞精神时,我最初的感受是振奋,是自豪。这种感觉,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贺信中对我们青年一代“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给予了充分肯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这种来自最高层面的关注和期许,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感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如此波澜壮阔,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如此光荣。但热血沸腾过后,我开始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谈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样宏伟的目标时,它对于我,一个*大学*学院的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宏大的命题,如何才能不沦为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真正内化为我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准则?过去,我总觉得这些是“大人物”们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我,只需要读好我的专业书,规划好我的职业生涯。但这次学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消极的“在场”。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历史的旁观者,而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国家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的前途紧密相连。贺信中提到,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刻不容缓、社会服务需求多样,这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更是为我们这一代青年量身打造的“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我开始明白,所谓的责任,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在这些具体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从“与我有关”到“我必担当”的转变。我们不能再心安理得地等待时代的馈赠,而要主动思考,我能为这个时代贡献什么。
二、理想的锚点与行动的路径:在广阔天地中寻找奋斗坐标
明确了责任,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路在何方?总书记的贺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我愈发觉得,我们这一代青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关注到,在科技创新领域,青年力量正成为核心突击力量。比如,那些奋斗在“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前的90后科研团队,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为国家的未来能源战略注入了活力,这正是贺信精神在科研一线的生动实践。这让我反思,作为商科学生,我们或许不能直接参与技术研发,但我们能否学习科技金融知识,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贡献力量?能否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为科技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提供智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青年的角色也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支农”。如今,青年们正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为乡村带去全新的业态和发展场景。今年,也就是2025年,各地都在广泛动员青年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正是乡村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我了解到,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正像电视剧《山海情》里的原型人物一样,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看到,乡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片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田野。我们可以在那里运用专业知识,探索“直播带货”的新模式,可以参与乡村规划,美化人居环境,也可以在基层治理中,贡献青年人的智慧和活力。而在绿色发展方面,青年的参与感和引领作用尤为突出。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4.6%的受访青年认为绿色产业将是未来就业创业的新蓝海。《拥抱零碳未来:2025青年低碳实践报告》也指出,我们年轻一代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上,展现出了强大的认知力和行动力。同时,“双碳”目标也催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预计到“十四五”期末,相关人才需求将达到55万至100万之多。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启发。它意味着,绿色发展不仅是环保的口号,更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赛道。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绿色金融、碳交易、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领域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进程中。
三、立足脚下与本土的实践:将青春热血挥洒在*这片热土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作为身在*省的一名学子,我深刻体会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直接、最有效的切入点,就是融入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学习中,老师们多次提到了我们省的“两高四着力”重大战略部署。起初,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比较模糊。但通过查阅资料我才了解到,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口号,更是一幅关乎*省未来的发展蓝图。它指向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两大目标,并具体落实在四个着力点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加强社会治理以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这个战略部署,对我而言就像一张精准的“藏宝图”,标明了我们青年可以发光发热的具体方位。例如,省里正大力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实施品牌化、精品化行动这为我们学习经济、管理、设计的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省里出台的《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这不正是我们金融、投资专业学生大展身手的领域吗?甚至,我们学校2025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也将主题之一确定为“聚焦‘两高四着力’,躬身实践‘豫’先行”。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宏大的国家战略,通过省里的具体部署,已经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如此紧密的联系。我们完全可以在服务*省的发展中,找到践行贺信精神的最佳路径,在推动这片热土的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知行合一与未来的展望:做一名有准备的奋斗者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习了贺信精神,看清了奋斗方向,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我们不能只做“心潮澎湃”的旁观者,而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行动者。我反思自己,过去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会眼高手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对社会实践的参与不够深入。总书记的贺信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为自己立下了几个目标:第一,向下扎根,锤炼过硬本领。我会更加珍视在校的学习时光,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广泛涉猎,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因为我明白,无论是投身科技创新,还是服务乡村振兴,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一切都是空谈。第二,向外拓展,积极投身实践。我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去。正如“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那样,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找到青春的方向。我希望自己能走出舒适的校园,去了解真实的社会,在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第三,向内凝聚,发挥桥梁作用。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我也希望自己能发挥一点光和热。在班级和社团里,我愿意做一名贺信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带动身边的同学朋友,共同关注国家发展,一起参与社会实践,让我们的青春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更大的合力。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的发言即将结束。我深知,个人的力量如同一滴水,但正是这千千万万滴水,汇聚成了奔涌向前的时代江河。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灯塔,也是号角。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也吹响了我们奋进的集结号。前路漫漫,唯有奋斗。我愿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共勉,让我们把这次学习的所思所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这场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奋力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点赞 0
收藏 0